dingodlin wrote:
其實很想拿9/19的...(恕刪)
哇每一篇有關淹水罵市長的文章都有你
拼業績是吧
加油喔
這個月vip就是你了



chiang :不用耍嘴皮子,有沒有違規你心理很清楚,如果不服,那也可以,等你當01老闆你想怎麼作都可以。
虎班喵喵 wrote:
我不住高雄,所以我不...(恕刪)
我也不住高雄!
但看到 alexliu0531 大的文章主題:「大高雄淹水 專家:美術館過度開發且後續建設未完善的結果」
就讓我不經又想起,我所住的大台北市是否也是如此???只是很幸運的破600公釐(24小時)的超大豪雨都沒下在大台北....
暖化的熱地球氣候會越來越極端,以往的經驗已不足以用來防災!
或許往後,不會淹的地方也可能淹,會淹的地方會淹的更厲害!原本沒土石流的地方也會因大量暴雨而走山!
堤防、抽水站、檔土牆、防洪設施....是否承受的了遠遠超出設計的暴雨(日雨量600公釐,200年防洪頻率)?
下個天災會在哪?何時發生?不知!
下載Google 地球http://earth.google.com/
隨著滑鼠游標,可看到當地的「海拔高度」,像88水災淹大水的林邊「海拔高度」顯示為0~3公尺
運用Google 地球勾選「地形」,測試大台北海拔8公尺地形

大直

三重

新莊

關渡平原 及 社子島

這些地區不也類似高雄低窩地區的開發嗎?這些低窪地區以前不也是天然的蓄洪池嗎?
經濟部水利署~各縣市淹水潛勢圖下載:http://www.dprc.ncku.edu.tw/download/main.htm
台北縣市淹水潛勢圖(日降雨量600公厘):

需自行搭配google地圖比對
ps~各縣市淹水潛勢圖日降雨量只到600公厘,遠低於這次南部800公釐(24小時)的暴雨!
再從GOOGLE衛星地圖來看大台北『http://maps.google.com.tw/maps?f=q&source=s_q&hl=zh-TW&geocode=&q=%E5%8F%B0%E5%8C%97%E5%B8%82&brcurrent=3,0x3442ac6c9e3bc587:0xfbdf07e4b530c0a4,1&brv=9.18&sll=23.63446,120.970459&sspn=7.483915,4.053955&ie=UTF8&ll=25.018729,121.530075&spn=0.233954,0.307274&t=h&z=12』
大台北地區,到處都看的到山地大規模開發、河道縮減,而精華的市區地帶海拔高度很多都只有9~16公尺,更囧的是,淡水河幾乎可說是唯一的出水口!
潛在的問題,可能比這次南台灣水災區還要嚴重
問題是,不管是政府或人民有多少人警覺這潛在的大危機?
或許大多都認為,下個災民應該不會是我吧!?
也有不少人要求政府應反省,及早國土重新規劃,以降低災害的發生率和傷害!
但~讓人困惑的是!
更多的開發,更多的鋼筋水泥,已是建設和發展的代表!
幾乎多數選民都吃這一套!政治人物也慣用這一套!
多數選民要是不覺醒,只有少數人要求政治人物也是沒有用的!
唯有每個民眾從省視自己的居家環境開始,不要讓家人成為災民!
進而凝聚選民反省共識,才有可能要求的動政府及政治人物反省!
就我省視自己的居住區域~士林、北投、天母地區來說!
以往颱風平地區500多公釐,磺溪、基隆河、淡水河就7~8分滿了
要是下超過600多公釐暴雨,很難想像會是如何!
但~很多有疑慮的大小開發,直至現在還是不斷的進行!
造成很多潛在的危機
上游有~
「六之六開發案」 ,陽明山上大片的山頭剷平開發蓋大片的豪宅,是否會造成洪水及土石流?
中游有~
「大量興建的溫泉飯店和餐廳」,甚至放寬合法化,北投山坡及河谷是否會是下一個溫泉災難區?
「北投纜車興建」 ,是否又會是第二個貓纜?
下游有~
「士林科學園區及關渡平原開發」 ,滯洪區被屯土墊高開發喪失滯洪功能?
「淡北公路興建」 ,是否會影響大台北出水口淡水河的疏洪排水?
更糟的是,這些危機都互相關聯,有加成擴大災難的規模!
要是多數民眾都不省視自己的居家環境危機,政治人物是不會去積極預防,政治人物還是只會用開發和建設來討民眾支持!
到時災難恐怕還是會不斷地發生且更慘!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