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hank wrote:
高鐵這麼高貴的價格,我想除了假日,平常會去搭乘的人應該不多吧...(恕刪)
台北捷運,95年運輸收入83億,到96年為91億
台北捷運95年運量為3002百萬延人公里,96年運量為3298百萬延人公里,
91億/3298百萬延人公里=2.759(平圴每公里票價)
目前98年日平均人次約122萬人,平均每人運程約8公里,日平均運程約974萬延人公里
高鐵96年運輸收入131億,97年成長到224億
高鐵96年運量為3520百萬延人公里,97年運量成長為6566百萬延人公里,
224億/6566百萬延人公里=3.411(平均每公里票價)
高鐵平均每公里票價約較北捷高二成三,相較下價格還算合理
(當然我也希望能再降一些,但畢竟不像北捷有全民稅金補助興建...)
目前98年日平均人次約8.6萬人,平均每人運程約214公里,日平均運程約1858萬延人公里
附帶一提,高雄捷運97年運輸收入7.3億,運量221百萬延人公里,日平均人次8萬人;
98年高捷日平均人次約12萬人,平均每人運程約7公里,日平均運程約83萬延人公里
若仔細比較高鐵和北捷兩者的財報及興建成本,
在營業成本及費用可發現若高鐵和北捷一樣不負擔興建成本,扣掉折舊及利息後,
則高鐵和北捷的年營業成本費用是相近的,但營收卻大約是北捷2倍(年載客運程也是2倍)...
另外,這類軌道型運具載運平均一人每公里的能源消耗量只有汽車及飛機的1/2到1/6左右,
而空氣污染與碳排放更只有汽車及飛機的1/10到1/15,
算一下北捷4400億和高鐵5000億所產生的效益,若只能選一個,
我反到希望當初蓋北捷的錢直接拿來蓋高鐵(台北人一定不同意吧
)~~後面附上看過交通部的統計資料後的一些重點,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找找,
可比較其中高鐵於96年1月通車前後對國內運輸交通的影響...
依高速公路各收費站通行車輛次數
94年全年通行次數為57380萬輛次,95年為57471萬輛次
96年全年通行次數為56964萬輛次,97年為54354萬輛次
高鐵通車前收費站通行次數一直呈現穩定成長趨勢
高鐵通車後通行次數開始改為下降趨勢
97年總通行次數54354萬輛次較95年57471萬輛次減少5.5%,
其中小型車95年48059萬次,97年通行次數45393萬次,約減少5.5%
大客貨車95年5524萬次,97年通行次數5034萬次,約減少9%
聯結車97年通行次數3926萬次,較95年3887萬次增加1%,是高鐵通車後唯一不減反增通行車種...
97年總通行次較95年減少3117萬輛次,若以開車從台北到高雄通過收費站8次計,
3117萬輛次/8次=389萬輛次,約等同高速公路上一天少掉一萬輛台北開到高雄的車,
(當然立場不同的人也可以說這高速公路減少的用車量不是因為大家改撘高鐵,
而是因油價高漲後,島民們都宅化不出遠門不開車的關係
~~)再來看看高鐵對航空班機國內線的影響,
95年航空國內線總載客人數為860萬人,
其中4條與高鐵路線重疊的西部航線(北中,北南,北嘉,北高)載客數397萬人,
與高鐵無重疊的東部及離島航線載客數則為463萬人。
96年高鐵通車後航空國內線總載客數降為632萬人,其中西部航線190萬人,其它航線441萬人,
97年國內航空線載客數續降為490萬人,其中西部線降到49萬人,其它航線445萬人。
到今年國內航空西部航線則只剩台北飛高雄一條,98年前4個月載客數只剩5686人...
高鐵開通前原本西部航線每日1萬人的載客量幾乎都被高鐵吸收,
基本上航空國內西部線因與高鐵相比無競爭力,可說已名存實亡,
而航空公司原本的西部線機位現應都已轉飛兩岸航線了~~
(當初航發會真是用心良苦拿錢投資高鐵,原來是怕航空公司挪不出足夠飛機賺兩岸直航的錢啊~~
)

)

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