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

統一星巴克【本日特選毒咖啡】開箱文 (4/18更新)

只感覺 妳想發財.

這麽小的事. 他們都道歉了.

妳自己也po一口. 這也是証據.
anneghez wrote:
我比較不懂的地方是 ...(恕刪)


那個門市開出來的就是爭鮮的發票... 我有買過!
可能是整個商場是爭鮮租的吧?
烏龜守則- 1.上交流道後一秒鐘內絕對要切入內線! 2.並肩同行,慢活多悠閒!
anneghez wrote:
為什麼是爭鮮的發票????


因為樓主是在捷運站的星巴克買的
那邊的商店街開的發票上面都寫爭鮮(好像吧,自己去那邊的麵包店買麵包也是)
也不知道位啥都這樣@@

樓主氣的是他們企圖掩蓋的態度吧

不過"處理態度"這種事情是很主觀的,樓主這樣寫也不見得就表示事實上對方有這麼惡劣

建議樓主可以的話把對方的話語錄下來,或是有啥證據之類的

況且十月的事情到現在才說

要是一般人受到這樣的對待大概不到一個月就去找數字和水果了吧?
不管動機為何,公布真相總是好的

不過我還是想知道樓主要的是什麼


anneghez wrote:
我比較不懂的地方是 -- 為什麼是爭鮮的發票????

來幫樓主回答 在捷運地下街買的 就跟在百貨公司美食街一樣 用的是百貨公司的發票
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 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 用最大的夢想期盼未來。
消費者一直都是弱勢的,商譽本來就是錢堆出來的,所以談不攏訴諸媒體或是大眾,這很正常吧! 讓大家知道大財團對付消費者是什麼樣的嘴臉。

而這有害物質確實是喝了下去,對身體必定是有響影,賠償我覺得合理,只是有無符合比例原則罷了!
To be or not to be.
樓主要記得順便投訴水果日報

這種事商家都嘛事欺善怕惡

兇狠一點!
我是同事甲
樓主人太好~無法處理自身受害的事~所以我是他經紀人現在
大家看到這邊當然有很多疑問
說為什麼10月的事現在才爆料
或是樓主想發財之類的
不過我這個消毒人員跟大家說
事情一開始"警告文"就已經準備好了...因為實在是太誇張了
本來想說他們有誠意處理
看看醫生就算了...下次別再犯阿
不過過了一個月....他們家的處裡態度時在是太惡劣了
把受害者當壞人阿....
事情是誰搞的阿
我同事沒出大事是你們運氣好
不代表這件事沒什麼

所以重點來了
以他們覺得這種事沒什麼的前提下
我們就提出一個訴求就好啦
就是請他們家總經理喝一口他們所謂的"對人體無害的食品級清潔劑"
就一口就好了~我不是來亂的喔!
金錢賠償的事一點都不用提阿
到現在也沒有跟他們提過~


-------------------------------------
之前的本來準備好的文就參考下面的吧!

btw
我不是今天註冊的阿
不過今天註冊的同事本來就是今天註冊的阿
是不能今天註冊發文阿.....
-------------------------------------


晨間快爆


 


報告~因為廠商處理態度太誇張了,不得不把此事件毒咖啡的開箱文公告於世


同事本來想說只有喝到一口而已,應該沒有吞下去很多


告知他們家總公司處理,不要再有人受害就好了


他們也很快速的趕到我們公司來,答應會妥善的做後續處理


以我們家良民的等級,當然不會要他們金錢賠償滴


但是看個醫生,妥善的後續觀察總是要的吧!!


因為狀況太可怕了,這個喝下去不死也半條命


比巴拉松還猛= =


沒想到過了2天不到不但沒消息,連個鬼影都找不到


太可惡了ˋˊ”


來來來~有圖有真相



 


對..........你們沒看錯


這東西我們沒加料...它買來就醬了 ="=


多來幾張






大家有沒有發現紙杯是2層...


其實剛買來的時候第一層紙杯...


被裡面的東西溶開了..我同事還天真的以為


....這批的紙杯品質還真不好


再去要一個好了.....=___=







連第2層紙杯都開始尿尿了


這個東西在肚子裡的話不知道會怎樣><




當然最後再補個購買證明...



希望大家喝這類的有蓋子的東西時


要檢查過再喝阿


聽說那個混在咖啡豆裡的是"強鹼的不鏽鋼清潔劑"


我想知道喝下去會不會從嘴巴到小菊花直接開個快速通道之類的=__=


 


廠商處理的速度與態度真的劣劣劣!!!


請多關心小市民的身體好嗎??


Tiffani wrote:
只感覺 妳想發財.這...(恕刪)


在美國這樣的事件可能賠到幾十萬美金都有可能...

台灣大家一開始都是和氣生財....

如果今天換成是我...

不要說喝一口...

沒喝只是聞到也可以搞大阿...

個人心態問題...

可能這位老大比較不在意...

下次有機會喝到這樣的產品...

我看連道歉都不需要吧...
消費者面對大企業造成的疏失導致損失
如果不訴求大眾 造成輿論的壓力
要獨自面對企業龐大的資源 背後有龐大的律師團
對消費者都是身心的煎熬
這不是危言聳聽的八卦 或是道聽塗說的政治文
這些事情 可能都會發生在我們身上或是周遭的親友
一個國際品牌 不就是賣他的品牌和信譽嗎
消費者願意多掏出錢來購買 不就是對這個品牌的認同嗎
原po 會把整個經過po上來 除了讓大眾知道連星巴克也會犯這樣的錯誤
也希望企業能夠多注重消費者的權益
而權益是自己爭取來的
當然網路不是一言堂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角度和看法
除了後續的發展 大家也在等著看統一星巴克的回應


  • 1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