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新聞說台大 超高速chip

這顆主要是改變他的調變方式達到讓資料快速傳輸

每一個實驗產品發表出來都是一種宣示,

而且這他協定都定了,也就是說,rf端只剩技術問題,

而且只傳1m,所以跟本不用擔心功率問題,

但是,短距離方面,nokia的wibee也差不多要出來了,也是低功率,只是速度不快

到時就看哪家要簽約對nokia,不然也只是論文一篇而已
phy12345 wrote:
什麼是號角天線?...(恕刪)


是一種指向性非常高的天線,
他的dbi通常都超過10db(這不是放大,是指向)
而且形狀的關系,頻帶可以非常寬

horn antenna
如果有那麼強的東西...不曉得美國和日本給不給你發表??

如果也是靠多一點的天線來穩定增強信號,那對人體的影響?
beary wrote:
如果也是靠多一點的天線來穩定增強信號,那對人體的影響?....(恕刪)


對人體有沒有影響很難講,

但如果就60G只傳1m,那noise floor都比他高。
新聞記者的素質真的要加強.

昨天,看到的報導說.下載一部電影只要幾秒鐘.

以前用BT 下載要幾天.



傳輪距離一公尺的東西可以,從網路下載影片嗎??

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

傳輸距離一公尺,實用性應該很低吧.

那個測試是跑 TCP/IP 嗎??


頻率拉的越高,頻寛當然就是高.

也不是什麼新技術.

問題在於,頻率越高傳輸距離就越短

二台電腦距離一公尺,講網路電話.應該很搞笑吧
andy2000a wrote:
UWB不是要被放棄 ??

google
==> 目前主要的四G技術包括由WCDMA延伸出來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WiMAX,以及由高通開發的UWB(Ultra Mobile Broadband)等三種。

...
未來的4G技術,LTE將可能會脫穎而出,至於UWB則可能難以成為主流技術了

還有種 zigbee 很慢的 rf 聽說用在電表 台灣還有公司開發, 但是 真的有須要嗎 ??

uwb 台灣某公司有努力研發中


針對60GHz無線系統的CMOS RF SoC設計
上網時間: 2004年07月01日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340771_617723_NT_3af040fa.HTM
...(恕刪)

這就有些張飛打岳飛了...

Qualcomm的技術是UMB(Ultra Mobile Broadband),不是UWB(Ultra Wide Band),前者是目標在下一世代的行動通訊,算是WWAN/WMAN,後者就是台灣某公司努力研發所基於的技術,應用方向如Wireless USB、無線的HD視訊傳輸(例如從藍光播放機送1080p的視訊到平面電視或是AV擴大機,觀念上可把它想成是HDMI無線化),而UWB或台大、WirelessHD聯盟的60GHz技術,頻寬極高,但傳輸距離短(房間內),偏向WPAN的應用,不可能用於4G行動通訊。

感覺是區域網路用 周邊對周邊之間的溝通
不是對網際網路用的東西

例如 電腦對音響 藍光播放對電視 藍光播放對擴大機 藍光播放or擴大機對喇叭

尤其是電視 現在後面一堆連接界面 AV S D-sub 色差 DVI HDMI......
可以省去訊號線的話 就可以少掉一堆線 只剩下電源線就可以了
                              彈幕濃!
這個 topic 好像沒啥人有興趣, 回覆的不多哩.
底下提供一些相關的資訊分享:

1.
這個新聞提到的這個傳輸技術是用在很短距離的範圍內, 跟 Intenet, hinet 等等的骨幹網路沒啥關係.

- 通訊網路依建構和實際使用上的基本原始特性, 可以以距離這個角度去分成四塊. 這是個最廣角的看法,
也是網通最基本的入門了解. 已經忘了是不是 ITU 提出的 reference model, 圖示如下連結 (很怪!
這應該很基本, 可是怎麼 google 不到像樣的漂圖?)
http://www.rfidc.com/docs/introductiontowireless_standards.htm

- 相關的解釋請看底下兩個:
http://telecom.chinabyte.com/403/1935403.shtml (簡體的, 因為沒找到台灣的)
http://www2.ric.co.jp/plus/wireless/wl003_01_0410.html (日文的, 看圖就好)

- 台大這個技術是屬於最小範圍的 PAN, 跟 Bluetooth, UWB, Zigbee 等等是同級的.
Hinet 是商用骨幹, Internet-II 也是仍在實驗階段的廣域網路, 也就是 MAN/WAN的範圍.
這兩種要扯上關係大概只有廠商在描繪整體傳輸藍圖的時候會同時出現吧.


2.
光就傳輸而言, 這個使用 60GHz 的技術不算新, 已經有不少東西發表了. 參考底下兩個連結:
http://www.research.ibm.com/jam/mmWave.pdf
http://www.ecma-international.org/activities/Communications/tc48-2008-033-Rev3.ppt


3.
由2., 這個台大的這個重點應該在於: 最小最便宜的 SoC solution, 而不是 transmission propocol.
台灣搞通訊的沒辦法進到國際組織沒辦法參與規格制定, 已經是討論很多年的問題了. 目前應該還是無解.
台灣都是搞製造代工, 也就是標準化後的大量製造, 無論是整機的鴻海, 或是晶片的連發科都是.
拿 transmission protocol 要打進國際? 這實際意義不大. 但是又小又便宜的 SoC, 這就是商機了.
說穿了, 不 cost-down, 再漂亮的東西都很難普及, 何況這東西又不是 Gucci Prada, 不是專賣有錢客的.

ps1:
短距離傳輸不是都做超高速傳輸, 也有低速低容量的應用, 而且更普及了, 那就是 NFC: Near Field Comm.
好比悠遊卡的應用就是一例: 超過五公分大概就感應不到了, 而且每次使用中要交換的資料很少. 這個部份,
日本可能是世界最強...

ps2:
Wireless WAN 不是沒有高頻寬的傳輸技術存在, 目前也有遠比 4G 傳輸速度更高, 傳的距離更遠的技術:
衛星通訊. 衛星通訊的下鏈結 (從衛星傳下來的傳輸通道) 是數百 Mbps (小寫的 b), 遠高於 4G. 當然,
這個應用不大可能搞成雙向然後普及到個人甚至到行動通訊上的使用. (價格/設備大小), 只是提出做對比.

ps3:
UWB 的在軍方的使用上, 應該是著眼在其脈衝(pulse)傳輸的難測, 而這個特性適合使用於展頻(Spread
Spectrum, ss)通訊的模式. UWB 曾有有隱形波的稱號, 是因為很難測. ss 則不是讓波測不到, 而是即使
被攔截, 也不知道傳輸的內容為何. 展頻在通訊上被用得可多了! CDMA 似乎可算是第一個最成功的商用.
目前當紅的各類 OFDM 也是展頻的一種, 無論是有線無線都在用. 不過 ss 最初卻是個美女演員發明的!!
關於 ss 的基本資料, 請參考底下幾個網頁:
http://naipo97.pixnet.net/blog/post/21668809
http://home.ee.ntu.edu.tw/~lab554/chapter/slide/Ultra%20Wide%20Band.pdf
http://www.maxim-ic.com/appnotes.cfm/an_pk/1890
http://en.wikipedia.org/wiki/Spread_spectrum






Intel前兩天宣布不玩了

最大玩家都收手了 怎么這里大家還討論那么多
sectionboy99 wrote:
最大玩家都收手了 怎么這里大家還討論那么多
(恕刪)

在各種無線應用領域,Intel除了綁Centrino平台賣了蠻多WiFi晶片外,絕對算不上是最大玩家,而且還差很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