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旁邊板凳上看了這麼久
還是忍不住跳下來
個人認為 30 or 25 人不是重點
在台灣少子化的驅勢下
1班 25人只是時間的問題
重點在於退場機制
眼前大家看得到的就是學校過多的問題
有的學校招生不足, 但這些學校要如何退場呢
這就是重點...
教師, 我覺得也要有退場機制, 公務人員也是
目前在軍人這方面, 好像有升不上去就要退伍的機制
工作過的人都知道, 人很容易做一行怨一行
若當了教師, 發現自己不是喜歡這工作, 但為了生活, 收入還是撐了2,30年到退休
這對教學品質一定會有影響
你喜歡自己小孩的老師是這樣的人嗎?
而要支撐工作下去的動力, 最直接就是喜歡這職業,有興趣及熱忱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神聖工作, 跟一般的工作不同
但每個老師都是有熱忱, 把教育當作職志的嗎? 我相信大部份是, 但應該還是有極少數不是
難道老師之間不會互相抱怨
~為何我比你認真,努力, 而 你那麼混, 但我們薪水都一樣, 也可以撐到退休, 領月退
我想退場機制在一般民間公司早就行之有年
每個人兢兢業業, 深怕工作做不好, 沒工作...
基本上, 這對公司而言, 好處多於壞處
另一方面, 也讓有熱忱,興趣的人能有機會進入這領域, 解決一部份流浪教師問題
要有鞭策才能進步, 不然很容易腐爛, 變成一灘死水...
公務系統的效率不佳, 一直為人垢病
若公務體系也這樣, 兢兢業業, 我想為民服務的態度或效率更能大幅提升
我想一般民眾也喜歡這樣的公務部門
畢竟他們的薪水是來自我們一般納稅人
只是老師這職業比較特別, 如何就考核
這需要多方研究及討論
且這也需要主政者的魄力
畢竟這牽扯太多利益, 及選票
我希望台灣越來越強盛(因為台灣人民真的都很勤奮努力)
所以教育更顯得重要
這是我個人小小看法
若有冒犯之處, 敬請原諒
sdmaster wrote:
大家一起來提出淘汰的量化標準吧
例如
惹惱50%的家長
學生成績不好全班無人考上第一志願
基測猜題命中率60%以下
學生品行不好被抓上警局
無法通過英檢 電腦檢定
自編講義 教學檔案不夠精美 抓最後5%
無法通過教學檢定者(?) 目前規定沒通過台語檢定者不得任教該科目,那就沒通過台語檢定者淘汰吧
...(恕刪)
惹惱50%的家長
----相當難 常找那些義工媽媽型的家長來喝下午茶啦 談談天啦 和她們談談她家裡啦 她老公啦 只要讓她感覺有人關心到她 保証就ok啦
當老師的都知道 有學生問題 但沒有問題學生 只有問題家長
學生成績不好全班無人考上第一志願
----每天強制寫十張練習卷以上 早自修 午休 打掃時間全部取消 每一課都給我背起來 背不起來的留在學校到背起來為止
親師此時就可以合作了 晚上家長排班來教室看孩子讀書(目前台北市的公立國中已有一小小部份在做了 私下做的) 該背該寫的就由家長來把關
三年下來 全班三十幾個 四十幾個 還沒有上第一志願 ??????????????????????那真的是遇到什麼班了呀
基測猜題命中率60%以下
----以目前基測的題本難度偏向白痴程度來看
隨便猜都可以猜到哪些會出

學生品行不好被抓上警局
----每個學生都請家長來接送 配合之前提到的第一項 回到家應該是晚上十二點以後了 也沒時間出去混了啦
無法通過英檢 電腦檢定
----比照第一項 每天都做十張英文檢定練習卷 電腦檢定練習題一樣十張 不會 就請家長跟到會囉
(到目前為止 一天也才三十張呀)
自編講義 教學檔案不夠精美 抓最後5%
----這點最簡單了 找外頭的大學生來做 便宜品質又好 要多精美有多精美 要多少有多少 花點小錢就解決了
無法通過教學檢定者(?) 目前規定沒通過台語檢定者不得任教該科目,那就沒通過台語檢定者淘汰吧
----台語檢定????????去上個課才不到一星期 隨便就拿一張
看大大提出的這些標準就知道外界真的不解教育 何謂教育是不是請先去了解再來談
教育有很多是內在的感變的 而內在的改變 是質的改變 很難有量化評量的
比哪個學校考上第一志願的學生多?那和學生自己的資質有相當大的關係喔
至於上頭那些好像有標準的評量項目 花花錢就解決了啦 逼死孩子就解決了啦 逼死家長就解決了啦
別再搞回以前那種教育思考了囉 續填鴨???? 續增加壓力????
往前看吧

我所謂的食古不化是指不需要對教師這個職業抱有高標準的眼光去觀看
反正很多人也只是爲了混一口飯吃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神聖工作...是多神聖?
當教師就變成神了嗎?
這就是食古不化
我認爲老師也只是社會結構的一分子,他們的工作就是教導學生
跟你我沒有什麽兩樣
有沒有熱誠,對我來講,也不是很重要
只要教師有做他本分的事情就可以了..
至於評鑑或退場機制
我認爲
還不如思考如何改變這個制度
就像企業,在怎麽大的企業
也是絕對有一半以上的員工只是爲了混一口飯吃
而推動他們的都是管理階層
一般大企業,評薦,退場機制
但是有多少企業做到這樣?
景氣好的時候,貨都要交不出來了
你認爲還有可能去評薦那個工人不具有競爭力嗎?你認爲還有可能請工人回家嗎?
工人做的事情不外乎就是顧機器,有問題就回報..
景氣不好的時候,當然就是要用評薦了呀
少一個工人是一個
而教師這個行業,也只是剛好我們的文化教育很重要而以
所以教師是公務員
但是如果教師不是公務員,那今天,還會有人願意當教師嗎?
景氣好的時候會不會出現教師荒的現象?
其實教師只是一個工人
政策不是他們定的,他們該做什麽也是上面交待下來的事情
他們又無法改變什麽
但每個老師都是有熱忱, 把教育當作職志的嗎? 我相信大部份是, 但應該還是有極少數不是
這樣的一句話
適合套用在任何企業,任何團體,也是任何企業,任何老闆都喜歡的一句話..
不是只有老師,是任何職業
問題是,人性就不是那麽美好的
何必用高標準來看待教師
如果你來我公司上班
我絕對希望,甚至要求你有熱誠,把公司當作是自己的家庭
努力工作,最好加班也不要錢,反正一家人嘛
甚至我也可以把你擬神化,讓你覺得你很偉大
所以你只需要努力工作就可以了
我相信大部分人絕對沒有熱誠,但是你肯定不是那大部分人
leecc6256 wrote:
很抱歉 教師並不...(恕刪)
抱歉
是不是公務員我確實不了解,
不過對我來講也不是很重要,
我的重點只是,
老師也是人
社會結構的一份子
他們的工作只是教導小孩
熱誠什麽之類的,那只是個人喜好
跟工作完全沒有關聯
只要他們做好分内的事情就足夠了
不過說也奇怪
如果老師不是公務員
那爲什麽那麽多老師?
因爲假期多的關係嗎?
還是福利比較好?
其實原po一開始說公家飯,
所以我也以爲那是公務員
還有
淘汰不適任教師制度吧!教學品質
說真的
我還真不知道什麽叫不適任教師
除了過於誇張的那種,一般來講,沒有所謂適任不適任的問題吧
至於教學品質,如果不是過於馬虎的那種教師
那教學需要什麽品質?
我們不是有一句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但是這件事情還是霧裡看花,搞不清楚投下贊成跟反對的差別在哪裡

leecc6256 wrote:
很抱歉
教師並不是公務員
說到這個,前陣子聽說有件事情
就是稅捐處認為被借調到教育局的國中小教師,在教育局執行公務,所以應該要比照公務人員納稅
然後就發函"追稅",結果被罵到臭頭...
bryansun wrote:
如果老師不是公務員
那爲什麽那麽多老師?
因爲假期多的關係嗎?
還是福利比較好?
教師的假還蠻固定的,資深公務人員的假比較自由
但是說到福利,小弟認為教師的確是比非主管的基層公務人員好一點點
又
之前開放非師範體系的大學開設教育學程,也是造成具有教師資格的人數暴增的原因之一吧
村長啊,這個不叫丁啦, 這個叫噹啦!
人的惰性所造成!
沒有退場機制把關當然會如此!
所有的企業沒有一家沒有退場機制的,做不好就走人,還是軍公教是特權不能退場?
國立大學已開始法人化了,台大一些系所的新聘老師已開始沒有公務人員的資格了!
政府動完大學教授的腦筋,遲早會動到其他軍公教身上,政府實在快養不起鐵飯碗的軍公教了!
政府沒錢總算要有成本的觀念了!
說什麼教育環境有問題,以管理者的角度來看,台灣教育資源花多少在教育的人事費上?教育資源都是被人事費吃掉一大塊,剩下的才輪的到教育小孩的投資!政府是越來越窮,不得不開始有效率的在檢討教育經費的使用!
現有的老師不用擔心,政府怕現有既得利益者反彈來個既往不就,新的行政職員開始有約聘,老師就慢慢等吧,大刀遲早降臨!
約聘老師的能力會比具有公務人員的舊老師差嗎?既然沒有為何要再聘老師然後再給他們鐵飯碗?
現在學生難帶,這大家都知道,以後約聘制出現就會好好考慮要不要當老師,有心當老師的才會來!
希望一二十年有鐵飯碗的軍公教退光後台灣的政府競爭力,教育的改善能讓人耳目一新!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也不過就是百百種行業中的一項
其它行業中會有的現象
在這個行業中就一定有
有人打混 有人認真 有人混吃等死 有人努力向上 都是很平常的啦
但這個工作有一個不好的就是
只憑年資來給薪水
於是認真的 打混的 混吃等死的 努力向上的 都只能領那樣的薪水
年資到就領多一點 菜鳥就領少一點
一個菜鳥領差不多四萬元
一個退休前一年的領也不過近七萬
差距實在太少太少
在大鍋飯的心理下
說真的 要多認真是有違人性常理啦 反正就算再努力 再認真 也是敵不過年資一項
時間到了就領那麼多 換作是您 會多拼?
而在私人業界
很多是靠積效給薪水的
高低階的工作 薪資要差個幾倍 甚到幾十倍上百倍都是有可能的
這才會有令人向上的驅動力呀
但教師是個良心事業 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囉
當個教師
很多的回報並不只是在錢
當自己的學生長大後成就高過於自己 表現得比自己好
那種欣慰感並不是錢能代表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