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財富生不帶來 死不帶走

一般人很容易滿足
但是財閥跟政客都是非常貪婪
你要對政客集團那些傢伙講啊,只有他們最貪婪,錢夠用就好,但是多少才夠每個人都不一樣
財富機會下星期又來了,讓我再賺飽就繼續再捐,當然慈善要做精品也是要買
其實今天已經先去買了
這題可以這樣破解

假設今天意識被投射至一角色扮演開放世界遊戲

且角色被設定成無法覺察從原世界線被投射至新的世界線

那此新的世界線究竟是虛擬還是現實

原世界線究竟是虛擬還是現實


同樣的模式亦可套用至視界時間線

若意識被投射至一過去或未來時間線檢查點

且被設定成無法覺察從原時間線被投射至過去或未來時間線檢查點

那麼此過去或未來時間線檢查點究竟是虛擬還是現實
hl805hsp wrote:
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修出的氣(能量)應該也沒人要,若下三惡道必被設計。除非要壞得徹底,轉往魔界。

我學佛很久了,唸經持咒經常被飄眾層層包圍,並管制盜氣。

(守護你的原因是誰來取學佛人的氣,由它們決定,把你視為它們的寶。取到學佛者的能量,就是飄界的財富和地位,高者可以當神明,也有回人世的基本能量)

別的不知道。

念佛人有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恕刪)...,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

白話文。

最貼近念佛人自己的第一包圍層是阿彌陀佛。

第二包圍層是二十五菩薩。

念佛時,真要管制盜氣的也是佛與菩薩。

飄眾在做啥就不知道了。
Eurobike wrote:
這題可以這樣破解...(恕刪)


破解後大概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吾識生既非來死亦非去

為意識線程投射於彼身

玩家才是本體

角色只是登入與登出


事實上登入與登出亦是每天都在發生的

例如夢境

若非夢中知夢

夢界亦如現實


此身為彼

亦為神經傳感構建之模擬
garbage101 wrote:
就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歷史當中了...(恕刪)


可以參數建模成數位意識

以另一種形式續存
其實我覺得不是錢不重要,而是錢對自己來說有何意義?

錢本身是中性,至於善與惡.好與壞是取決於使用它的人

就像一把刀,可以拿來幫人,也可以拿來殺人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是沒錯,其實物質上的東西,在人死後都會盡歸塵土

只是就如我剛講的,這些物質在你的人生中具有什麼意義?

佛法不是常說藉假修真?就是要透過這些虛妄的事物來檢視自己的心境,而不是去排斥 或 拒絕得到更多
「此身為彼」

這個身體,不過是當前登入角色。

我們之所以認為「這個身體就是我」,是因為感官輸入與神經系統的回饋讓我們產生強烈的「我在這裡」的錯覺。然而,從神經編程角度來看,身體經驗是:

由神經傳導(neural transmission)與感官回路(sensorimotor loop)所構建

由大腦在即時運算中生成的現實模型(reality model)

由記憶與敘事整合而成的身分認同

我們所認為的「自我」與「世界」其實都是神經模擬系統的一部分。身體只是目前這一回登入所選用的角色外殼,就如玩家選擇男或女、人類或精靈。


「夢中知夢,人生亦可知夢」

夢中若能覺察「我在作夢」,即為清明夢(lucid dream)。此時夢者得以自由行動,甚至操控夢境內容。同理,人生亦可「清明」

你知道你正在玩這個角色

你不再被角色情緒與過往牽制

你可以觀照當下、超越角色設定

夢境與現實皆為意識投射

身體與自我是神經模擬所建構之角色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生與死,以玩家角度來看,只是視角與角色的切換。
garbage101 wrote:
人生在世 說短不短 要說長也不長 就幾十年 (除非你活到90-100以上) 假設只活七八十年
很多事情不用太計較 財富的東西看淡就好 再有錢一天也是三餐
只要吃得飽 財富是生不帶來 死不帶走的東西


這些話都是窮人自我安慰用的,有一本書內容說的好
富人向窮人訴苦,有錢很痛苦,結果窮人說那你把所有錢全給我,痛苦我來擔,富人語塞...
水云 wrote:
念佛人有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恕刪)...,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
白話文。最貼近念佛人自己的第一包圍層是阿彌陀佛。
第二包圍層是二十五菩薩。念佛時,真要管制盜氣的也是佛與菩薩。
飄眾在做啥就不知道了。

那你實際唸佛, 就會知道囉....

一般人唸佛, "應該"沒什麼佛教護法啦;
受過三皈五戒, 或是出家戒, 菩薩戒或許會有差別, 但應該和佛經講的境界還是不一樣....
可能是天眾, 或者是有功德的神明(高等飄眾);

你所在的世界是識性世界, 佛菩薩是常存根性世界; 除了你已經修到入根性世界, 那你才會知道有沒有佛菩薩在護念你; 不然, 真實會繞在你身邊的, 就是同存於識性世界的眾生而已! 這很好理解, 也很簡單!

而正常會圍繞在學佛者身邊的飄眾(必是冤親或宿世曾識者), 必有其所求, 除非危及性命, 不然佛菩薩慈悲也不會阻礙; 更何況學佛者, 如果生生世世都發菩薩願, 常留此地, 一切功德能量又願與眾生平分的話....事實上, 讓它們接近學佛者, 結未來緣, 就是引飄眾行善學佛, 回到天人界的方便界面!

飄眾(或一般人)認為解脫是能升天界享福, 當人是速修升天功德的跳板而已, 而回人世能生在學佛者身邊, 非常安全妥當(人世不幸又險惡), 很快被安排修十善業, 升天有望! 看地藏經是在忉利天講的, 發地藏大願者, 必幫一般人行十善業, 順利升忉利天, 就如同妙法蓮華經內的"化城喻"; 這忉利天宮有點像是修地藏精神者, 給一般眾生, 暫時成就, 享福的化城 (化城是指幻化出來的樂土)

這輩子我碰到大部份親友同事同學..., 依我觀察猜測, 應都是過往繞在我身邊的飄眾...
就像我老婆, 很鐵齒和自我的, 正常這種性格是沒機會學佛的, 甚至會看不起學佛的; 不過, 去年開始, 藉機帶她, 一起去參加禪修班至今未斷...; 我慢慢搞懂了, 發菩薩願的人, 似乎真的可以"安排"其它人的未來...

表面成就別人, 實際增大自己的功德智慧, 再反過來成就更多的別人....
當然, 一切眾生其實只是和你同一佛性所幻化的角色, 為別人, 就是為自己!

天界高雅的天人日子過煩了, 聰明的人, 自然想學菩薩行, 換它來安排別人...
發地藏大願的人多了, 眾生不再沉迷於因果世界一切, 大家都有醒來的共識, 大家就回歸於一佛性, 全部成佛,因果世界消失...直到下一場入夢, 又因種種分別而衍化構建各種世界和角色...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