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su8879576 wrote:
要能夠就讀醫學系,大學時就考上律師牌,出國拿博士回國當教授,靠的是焚膏繼晷,懸樑刺股,可不是靠原生家庭,更不是靠繡羅裙的庇蔭。
這個不可否認,能當醫生、當律師一定是經過一番努力。但是有些人真的想怒力都沒有機會。
說實在的,我們這一代算運氣好,努力打拼還有機會,現在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真的很辛苦,階級複製非常嚴重。所以不要用以前的思維去看現在。
就如同另一棟樓提到平板的概念,老師上課就將講義上傳,家境好的買個平板,直接下載作筆記,家境不好的呢?上課拼命的抄,都來不及。難道就不能夠體諒一下這些家境不好的學生,提早上傳講義,讓學生下載、列印嗎?
之前我兒子讀小學的時候,我也跟老師反映過,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電腦,也不是每個家長都有 line,既然有制式的聯絡簿,為什麼要使用 Line。老師可以用 Line 和家長互動,但是聯絡簿還是要有吧。他們班上有幾個是弱勢家庭的小朋友,有時候我兒子都會跟我說他們的狀況,我除了跟我兒子說,你看你多幸福,另一方面我也會私下找老師,提醒一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