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有趣的數學題目

bmw_m3 wrote:
加減乘除趕快教一教,大家都滿分,快快樂樂的學習


有數學能力學的讓他認真去學,
有其他天分的,不要浪費時間在數學上。
經常有新聞或投稿者放這種很怪的數學題而被大家吐槽教育亂搞,
但有沒有人發現這十幾年來,
每次這種問題出現,教育部有出來解說嗎? 沒有!
知道是誰將這種奇怪的教學(解題)方式導入到學校嗎? 沒有!
那這種怪題倒底是怎麼出現的?

最久以前,李先生出來廣設大學,李被大家罵(先不談是不是他多設的),
之後又出現建構式數學,史先生大力推舉,
但之後發現用建構式數學的學生反而數學變弱,史先生被大家罵。

上述都是約2000年或之前的事,
可是現在是2024年,你有聽過哪個教改學者的名字嗎? 沒有!
從史先生之後幾乎沒什有名的教改學者,
可是我們的教改是一直改啊!
是誰改的? 教育部都不說!
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此事很多年前被某人揭露到新聞,
內容大致如下:
這個人因其學經歷受到肯定被邀加入相關教改,
這個人很高興的前往,希望能為教育盡一份力,
到了之後發現,所有參與的人一開始有寫簽到簿,
簽完後確定人數沒問題後,就會把參與人的名字全部用黑筆塗黑(掉)!
可是這樣不就看不出是誰的名字了嗎? 沒錯!
之後要查,知道會議何時開的,內容是什麼,但是就是不知道是誰參與,
最多只會說是"專家會議"的決定,
誰是那個專家? 不知道! 知道也不說! (應該有留底,但也不會說)

這個人想到,難怪這幾年都沒聽過教改人員的名字,
原因是因為這些所謂的專家一直輸出從國外找來的奇怪教育方式,
但又怕自己名字出現在教改會議上,
一旦名字曝光,其下場會跟李先生和史先生一樣,
所以把參與教改會議的人員名字劃掉來躲民怨。

教改是自己提的,但又不願意為自己提出的教改方針背鍋.......
其實以上現象應該很多人一看就清楚,在這邊就不多
做敘述,只希望大家真的要多多留意外力介入,目的與
性質很類似.
在這例子看起來是為了小朋友好,但事實是什麼大家
也了解,再看看其他方面,很多怪現象都相當類似,盡量
從各種面向去製造台灣的內耗.
選舉

與其說是討論問題 不如說每個人都在展示自己生命經歷

2024-10-27 10:50
bmw_m3
bmw_m3 樓主

看不懂?

2024-11-24 11:36
我大女兒是九年一貫第一屆,到現在也快三十年了,這種簡單的小學算數教與學應該都不會再折騰或為難老師、學生和家長才對。當初是我的堅持,老師自然不會窮追猛打,摸摸也就鼻子算了,她的弟弟妹妹以後也不會有這些問題。我的堅持很簡單,就是照著傳統教學方法學習,學會借好,一律不甩那些新潮花俏的計算方式,至於分數嗎?既然老師那麼小器,他捨不得給分那就送他好了。
為何我有底氣和老師對幹,這是我讀高中時買了一本書,是科學月刊社出版的"新數學為何失敗",內容就是說明美國數學教育務虛不務實以致學生數學程度普遍低落。
我上傳「Morris Kline: 新數學為何失敗」書介101,各位看看就知道老師在搞什麼鬼,可笑的是,寫書介的黃武雄教授更是建構式數學的發明人,這些搞新數學的數學家當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一向支持,我也完全支持教改的理念,但是實行的方法我會斟酌。可是這些小學老師素質參差不齊,少數老師就會出幺蛾子,真遇到了也不用糾結,這題全班錯的也不只你一個,向前看,過去就算了。

看第一章就知道6+6=12就是數指頭數出來的,哈哈!







選舉

高中的時候,常去圖書館借一堆科普書來看,印象中我有讀過這本書(藍色書皮,而且是一系列的套書),那個時代臺灣教數學還是用傳統的方式教學。

2024-10-27 16:46
asperger88

我女兒上小學時遇到建構式數學,我又把這本書讀了兩三遍。她小學讀了四個學校,很少老師在解法過程糾結,因為都是求值題,老師出題時就沒有要求解題方法,沒理由事後再來要求。

2024-10-28 4:10
再寫簡短一些,數學有多種面向,建構式或其他種類數學
都很好,沒有不好不對,但適合放到數學系專業內容其中
一環,不適合放入大學前的基礎數學,尤其是國小數學.
我怎麼有看沒有懂
整篇沒頭沒尾的
選舉 wrote:
去拆成2個數 對小孩太殘忍了 幾乎是惡整的地步了
寫這份考卷的小孩 很明顯 不知道為什麼要拆成2個數字
真的好扯,老師教這個解法時,真的知道這個解法的原理?
用這個解法,首先,你要用10進制。
其次,你要知道一個數的10的補數,
否則怎麼知道怎麼拆數?
如果要背10的補數才能解題,
那乾脆直接背一位數的加法表就好了...
bmw_m3
bmw_m3 樓主

我的意思就是"不要惡整小朋友了"

2024-10-29 22:57
Angel9999

這也不算整啦,數學本來就有很多種算法,讓小朋友多學幾種算法也不錯

2024-10-30 11:51
本篇的意思是,1+1=2,小朋友學會就可以了,其中能夠有
什麼變化交給數學系或哲學系課程去討論.
選舉

數學系所不會討論這個啦,這個和教育比較有關係

2024-11-24 12:22
bmw_m3
bmw_m3 樓主

會不會討論與我無關,但就是不要找小朋友麻煩.

2024-11-24 22:55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