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究竟是不是「貪」的人容易被詐騙?

不是
不管是出自何意
加害者才是最可惡的
使用全局工作空間網絡(Global Workspace Network, GWN)分析認知偏誤及易受詐騙影響

利用全局工作空間網絡(Global Workspace Network, GWN)分析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及易受詐騙影響的過程,涉及理解大腦如何處理和意識化信息。GWN理論認為,大腦會將相關信息整合並傳遞到「全局工作空間」(Global Workspace),讓其可被不同的認知系統(Cognitive Systems)獲取,進而產生意識(Conscious Thought)和決策(Decision-Making)。

使用全局工作空間網絡分析認知偏誤

1. 信息整合與優先處理(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Prioritization): 認知偏誤(如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或可得性捷思(Availability Heuristic))會導致某些信息因為既有信念或近期暴露而被優先處理。全局工作空間將這些信息整合進來,通常會將偏誤的輸入置於更理性替代方案之上。


2. 注意力與突顯性(Attention and Salience): GWN強調注意力在選擇進入全局工作空間信息中的作用。認知偏誤會影響這種注意力的分配,導致聚焦於誤導性或不相關的細節,從而影響決策和問題解決。


3. 衝突解決與決策(Conflict Resolution and Decision-Making): 全局工作空間模型認為,衝突信息在意識化前需要先被解決。認知偏誤會影響這一解決過程,導致基於錯誤或不完整信息的決策。


4. 後設認知與錯誤意識(Metacognition and Error Awareness): 後設認知過程(Metacognitive Processes)負責評估思想和決策的可靠性,它依賴於全局工作空間內的信息。偏誤會削弱這種評估,降低對錯誤的察覺能力或使人更易受到誤導信息的影響,增加詐騙風險。



易受詐騙影響

1. 注意力與突顯性的操控(Manipulation of Attention and Salience): 詐騙通常涉及將注意力引導至某些信息(例如,高額回報),同時隱藏風險。全局工作空間網路可能會被這種選擇性信息所誤導,從而使個人更容易受詐騙影響。


2. 基於捷思的決策(Heuristic-based Decision-Making): 大腦經常依賴捷思(Heuristics, 又稱心智捷徑)進行快速決策。這些捷思被處理於全局工作空間內,可能會因社會工程(Social Engineering)或說服策略而被操控,導致偏誤決策及易受詐騙影響。


3. 缺乏信息交叉核對(Lack of Cross-checking Information): 全局工作空間促進了不同認知系統之間的信息交叉核對。認知偏誤會阻礙這一過程,導致過度依賴於未經核實的詐騙信息。



實際應用

1. 培訓及認知偏誤意識提升計劃(Training and Awareness Programs): 通過培訓提高對認知偏誤的認識,可以幫助個人識別和減少這些偏誤。這可以包括模擬展示認知偏誤如何在全局工作空間中扭曲信息處理。


2. 虛擬神經參數模型的應用: 可利用虛擬神經網路動態參數模型來檢測偏誤決策模式或異常行為,這些工具可以作為內部認知過程的外部檢查,以減少易受詐騙的風險。


3. 認知去偏誤技術(Cognitive Debiasing Techniques): 考慮不同觀點或增加多元化信息的接觸可以減少認知偏誤。這些策略可以融入決策過程中,以提高進入全局工作空間信息的質量。

通過理解全局工作空間網絡如何影響認知處理和決策,我們可以制定更有效的策略來減少認知偏誤,降低易受詐騙的風險。










貪心+不干心才會被騙的徹底
聰明跟笨的我都遇過被騙的
gimin72 wrote:
貪心+不干心...(恕刪)


於大腦動態網路不如實知

制約於大腦固有編譯代碼


如何於虛擬神經參數模型

建立聰明與笨之動態代碼
真的Taina了 wrote:
當下的心境...(恕刪)


心境

心理空間 (Mental Space)

心理空間是一個用來描述資訊、思想和經驗在大腦中認知表徵的概念框架。它幫助理解個體如何處理和組織知識、感知現實,以及在真實、想像或抽象的情境中進行推理與判斷。

心理空間是動態且靈活的,允許個人同時構建和操作多個表徵。它經常用於語言學、心理學和認知科學中,以解釋隱喻 (Metaphor)、想像 (Imagination) 和推理 (Reasoning) 等現象。

心理空間的類型 (Types of Mental Spaces)

1. 基礎空間與建置空間 (Base Space and Built Space)

基礎空間 (Base Space),又稱作現實空間 (Reality Space),呈現對話者對現實世界的共同認知。基礎空間包含事實資訊和主要背景,作為其他心理空間建構的基礎。例如,當我們思考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事件時,基礎空間包括該事件的實際細節。

建置空間 (Built Space),由空間構建者 (Space Builder) 透過心理過程,如想像 (imagination)、投射 (projection) 或抽象化 (abstraction),從基礎空間中衍生出來。建置空間描述的是一種只適用於該空間的情境,但在現實中未必適用。空間構建者可以是介詞片語、副詞、連接詞或主謂詞組合等詞句,它們要求聽眾建立超出當前時間點的劇本 (Scenario)。例如,「瑪麗想買一本書」中的建置空間指的是瑪麗的慾望空間 (Desire Space),雖然現實空間中的「書」可能指任何一本書,但在瑪麗的慾望空間中,它可能是特定的一本書。


2. 根本空間與擴展空間 (Foundation Space and Expansion Space)

根本空間 (Foundation Space):根本空間與基礎空間相對應,是由「若 (If)」等空間構建者創建的假想空間 (Hypothetical Space)。它包含了構建者設定的條件和假設,作為更複雜心理表徵的起點。例如,「若你努力學習」中的根本空間描述的是假設的學習情境。

擴展空間 (Expansion Space):擴展空間由根本空間擴展而來,通常由「則 (Then)」等空間構建者所設置。如果根本空間的條件成立,擴展空間就會隨之產生。例如,「若你努力學習,則你會成功」中的擴展空間描述的是一種成功的結果情境,這個結果是根本空間中的條件成立後所導致的。


心理空間的進階概念 (Advanced Concepts in Mental Spaces)

1. 夢境空間 (Dream Space)

夢境空間是夢境中所佔據的心理空間。它的特徵是流動且經常超現實的敘述,可能與清醒時的現實有顯著偏差。在夢境空間中,通常的邏輯和連貫性規則被放鬆,允許記憶、欲望和情感等不同心智空間元素的獨特組合。例如,在夢中一隻會說話的動物可能與我們現實中的生活場景無縫連接。

2. 超空間 (Hyper Space)

超空間是一個理論概念,指心理空間具有比一般心理空間更高維度的特性。它可能是一個存在於超越常規時間和空間理解範疇之外的空間,其中複雜的多層次想法或抽象概念得以存在,如高階數學結構或元認知框架。在這種空間中,複雜的關係和抽象概念得以並存和操作。

3. 其他可能的擴展空間 (Other Possible Expansion Spaces)

虛擬空間 (Virtual Space):當人們從事數位環境(如虛擬現實 (Virtual Reality, VR) 或電子遊戲)時,會進入虛擬空間。它代表了心理對模擬世界的感知與互動。例如,在一個VR遊戲中,玩家的心智被帶入一個完全不同於現實的環境中。

元空間 (Meta Space):涉及對思維本身的反思,即心智反思自己的過程。這個空間通常用於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自我分析 (Self-analysis) 和元認知 (Metacognition),例如反思在特定情境中為何做出某種決策。

符號空間 (Symbolic Space):專注於抽象符號、語言和隱喻的心理空間。它允許個體進行複雜的推理、創造性思維及對符號信息的解讀。例如,在數學或語言學中,我們使用符號空間來操作和理解抽象概念。


結論

心理空間提供了一種靈活且結構化的方式來理解和引導思維與感知的各種可能性,使認知能夠構建出豐富的心理圖景。透過基礎空間、建置空間、根本空間及擴展空間的運作,可以更好地理解複雜情境和假設情境的推理過程,並在夢境空間、超空間和其他擴展空間中探索更深層次的思維和創造力。
lawtaipei wrote:
在打詐這條路上
政府很認真,可惜從來沒贏過。
政府在明,詐團在暗,
這次政府能否扳回一城?
尚無定論。

其實政府很不認真,詐騙處罰太輕,才會詐騙橫行。

比如在網路登詐騙廣告,甚至犯罪廣告如賣假車牌,政府都說無法可管等等。

登詐騙廣告有錢賺無刑責,各大網站是否當然選擇刊登。女性詐騙男人的錢無罪,那年輕女性拒絕詐騙真的太道德崇高了,因為這社會只看錢不看德。到最後就是大家都不結婚,生育率下降。

抓幾個詐騙重判,犯罪者會怕,就根本不需要這麼多法官警察等等人力。

說沒法管我也不信,比如之前轉貼選舉作弊的影片,不是迅速被清理乾淨,怎麼做到的?
mark0826

同意,說政府有認真打詐很難取信於民,堂堂一個NCC一個數發部,編列一大筆預算,毫無作為。

2024-09-25 16:44
Lisa_Hsu wrote:
說沒法管...(恕刪)


實際上就是資訊落差

商人隱藏使用次級組件

並加上不實之銷售宣傳

仍然許多資訊不充分者

花重金購入策略性商品


也算是一種詐騙?

詐騙存在就是資訊空間擴展落差

沒有心智空間動態虛擬擴展概念

也可說是資訊認知模型不足浮現

什麼歷史地理基本是在虛耗心智
之前ted很有名的不是嗎?裡面請的很多是很有理想的人,甚至於某些行業中的佼佼者。

有次ted請到某職業扒竊的老外,差點笑死。不過呢,這樣也好,讓職業扒竊的來說一下他的成長過程....

那位老外後來還有演電影,後來還“轉職”魔術師
覺得是貪、傻、懶,以前是這樣覺得啦,不過現在可能有的是故意上當的...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