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拆4/91,7+13=20,所以將分數擴分20倍,
4/91=(4*(13+7))/91*20=4*13/(91*20)+4*7/(91*20)=1/35+1/65
所以11/91=1/13+1/35+1/65
有沒有意義看是給怎樣的學生來算,對於數學好又對數學有興趣的學生,這個解題過程是樂趣,也促進其數感;對於普通學生,意義相對不大。
另外,這類問題是數學上常會問的問題,1個數能不能寫成兩個數的和,或3個數的和
例如:畢氏定理,c^2=a^2+b^2,如果限定a,b,c均為整數,那就會問怎樣的c,才能拆成兩個整數的平方和。
又例如:數論上有一個歌德巴哈猜想(Goldbach's conjecture),任何一個偶數,是否可以拆成兩個質數的和,14=3+11,66=7+59,那19940能不能寫成兩個質數和?
所以對於程度好的學生可以做很多引申。
AKA阿翰 wrote:
其實很多學習都是沒意義的
長大不是相關行業都用不到
很多學習到的知識在現實社會的實用性是不高
但是學習本身訓練的方法或過程卻可以應用在未來的各種場域
以數學解題來說, 很多題目的解法有非常多種
不同的解法代表了不同的思路
因此訓練您如何去發現這些思路並加以推導以解出答案,
這個過程就可以讓您的思想能力更加地具有創意與嚴謹
這些能力, 無論未來在哪個行業場域, 都是很有用的
以樓主這個問題來說,
隨便亂矇數字去湊, 也是有機會得到某個解, 而這種作法訓練的是計算能力與數字敏銳度
但是順著某個解法, 及一定的推導步驟, 也可以解出答案,
而這就考驗的就是如何找出解題的思路, 並根據這個思路再加深推導的能力
所以對於這些訓練, 我個人並不覺得它沒有意義
甚至相對於某些直接背套公式就得解的題目而言,
這類題目在我眼中的意義可能還會高一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