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怪上一輩了,你成長過程跟他們不一樣,舊社會時,權威不能被挑戰是常態,也很重要,那種人力至上的時代,如果一家子的人都使喚不了,後果不是吵吵架而已,那可是吃不飽飯的大事,農村窮到賣女兒的事也不少見啊,那環境裡對錯很重要嗎?農業為主的時代跟現在工業為主的生活觀念差很多,不是說他們對,這就是他們的成長背景造就的觀念,教育專家說「三歲定終身」有其學理及道理在,要一般人能改得了那叫造化,改不了是正常,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想改變人性要不靠宗教,不然等下輩子換個好環境吧,你能做的是從自己做起,這代有進步活著就有意義。
wow-ouch wrote:別怪上一輩了,你成長過程跟他們不一樣,舊社會時,權威不能被挑戰是常態,也很重要,那種人力至上的時代,如果一家子的人都使喚不了,後果不是吵吵架而已,那可是吃不飽飯的大事,農村窮到賣女兒的事也不少見啊,那環境裡對錯很重要嗎? 《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古代三千多年前就如此,所以不能說老一輩就怎樣,純粹是壞習慣,人不自省就無法進步,沒有人一出生就是偉人,都是從自省中進化而來
Lisa_Hsu wrote:古代三千多年前就如此,所以不能說老一輩就怎樣,純粹是壞習慣,人不自省就無法進步,沒有人一出生就是偉人,都是從自省中進化而來 您說得極是,只不過此情景沒發生在多數人身上,我相信的確有懂得自省的人,但遺憾地、越來越少,放眼當前社會,原以為教育可以改變讓眾人往好的方向前進,但我們加足了教育的量、卻沒拉高教育的質,以致目前教育是普及了,學歷也不低,但品德呢?回到本帖,故事主的上一輩所受的教育質量或許不足,所以才會讓週遭的人如此困擾,想改變很困難,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對樓主可能不是好事,這是小弟回文的思考方向,當然若能圓滿是再好不過了,感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