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er wrote:
對領死薪水還繳稅的上(恕刪)
行政院今(3日)宣布通過疫情紓困4.0專案,第一波預算規模2,400億元,最快明日開始發放紓困金。這次紓困針對個人、產業和貸款來實施,產業部分將發放補助給單月營收減少50%的企業,另也針對指揮中心要求停業的業者,發放停業補助和員工每人4萬元的補貼。
既然都無薪假了,4.0不是都有補助嗎?
無薪假的公司是整間全停業?或只剩一兩成人力加減做?
好像還有勞工無息貸款十萬?
紓困4.0啟動,其中勞工紓困貸款將於15日起續辦,勞動部今天說,由於希望照顧較弱勢勞工,這次增訂綜合所得為新台幣50萬以下者門檻,每人最高額度10萬元,可於35家銀行申辦。
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勞工,勞動部設立安心就業計畫以薪資差額補貼減班休息(無薪假)勞工,今天再度宣布將提高補貼請領月數上限至24個月,每人每月最高可領1萬900元。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就業服務組組長陳世昌說,過去曾申請過領滿12個月者仍可以來申請,根據統計,截至昨天為止,有4萬7610人申請補貼,由於每人投保薪資不同,估算下來平均每人每月領新台幣4300元。
這應該難領到全額?
我一位朋友,去年領的額度大概是一個月六七千塊。(今年他司目前還是天天加班,歐美外銷為主。反而是大賺,所以公司應該領不到任何補助。) [歐美疫情可能獲得控制,民生經濟漸活絡? 歐美人大部份都很喜歡花錢! 沒我們東方人 有很嚴重的儲蓄概念!]
24x1.09萬=26.16萬。
(月領1.09萬應該是指保到4.3 4.5萬那級距。)
mcreas wrote:
可是我看他們工作沒影響,頂多投資賠了一些吧
還是會說怎麼不普發、都領不到補助等等
這是貪得無厭嗎?
多數台灣人 平時都有儲蓄概念 (這與歐美生活概念顛倒)
遇到急況時,在不大幅物價被哄抬狀態下,維持原本生活一兩年到幾十年 尚不是問題!
(有房貸的除外)。 昨天我一位很漂亮的 模特兒+新秘朋友, 整整一個月都沒工作了。
正在煩這一期三萬房貸要如何繳。
(我也才知道她身上留有的現金部位那麼少。)
[但房市值少說也要1200~1600萬]
這波狀態下,確實有些平時留有現金部位很少的,收入一受影響,會打亂整個節奏!
目前我覺得比較擔心的是有被報出的新聞‧‧‧這兩天
中壯年, 不幸過世前幾小時 都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已經快不行了?...
(想到去年大陸流出的影片 人走著走著 就突然倒地 沒了。)
我覺得這問題 不是三萬 三十萬 或三百萬。這些能相比的。
尤其我的身份又排在第十二類才施打疫苗!
而且國外目前比較可被信任的疫苗又無法大量進來!
壹電視猝死攝影師確診 10人快篩呈陽性反應 <===從新聞看來,就是中壯年,過世前搞不好完全沒任何不舒服的感覺,就一瞬間全停了?...
這是單一兩三例而已?
或不然?
真的一輩子沒遇過這種事! 這類演變過程,不就是最標準的生化武器架構?
跟死中共真的無關??? 天然病毒???
確診者的直接死因
在國際期刊《Nature》(自然),今年二月也分享了這些COVID-19 確診者死後的解剖,研究人員確定了導致他們直接死亡原因:
1. COVID-19 感染,是最常見(38.5%)的死因。這容易導致患者瀰漫性肺泡損傷,引起呼吸衰竭而直接死亡。
2.其次是化膿性肺炎(23.1%)。敗血性休克和多重器官衰竭,是化膿性肺部感染最常見的直接死亡原因。
3.其他的直接死因,例如肺出血(7.7%)、血栓(7.7%)。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死者的死因與 COVID-19 直接相關,絕大多數患者存在多種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和肥胖症。
但是,經過死後解剖發現:很多猝死,不是因為死者之前健康狀態或有慢性病狀況引起猝死,反而就是由於COVID-19 直接引起缺氧,而快速死亡的。
[最近這幾例?就是這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