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
1.台灣已經習慣信用卡塑膠貨幣了,使用上並無迫切改進需要。
在中國,使用信用卡(非銀聯卡/VISA金融卡)並不方便(信用卡授權中心屬管制業務),持有門檻較高
2.台灣電子貨幣容易被稅務單位勾稽,成為課稅依據,月營業額8萬就要課稅,20萬元已上要開發票,發票有7%以上成本(5%加值+2%以上稅務成本或所得稅);在中國,這種稅務問題並不明顯(沒聽過此問題)。
3.台灣小額偽鈔情況不嚴重
4.(前些年)台灣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屬銀行業務,管制業務,合法門卡檻高;
而中國屬於創新灰色業務,不受銀行金融管制(如螞蟻金服以科技業上市,實際從事金融業務)
5.台灣電子支付多元且尚未整合,各做各的,處於百家爭鳴階段,要等到電子支付交換中心建立,使用多元行動支付(各家行動支付可以互通),如同多卡通模式(悠遊卡、iPASS等)才有機會普及;ATM據點多取款方便,而手機金融等網銀業務今年才開放。
中國支付工具已經形成寡占,多家銀行支援手機聯結帳戶金融互轉(手機實名制)。
6.台灣支付工具實名制進度緩慢(不需要實名即可運作,金融風險極高,金額上限很低)
台灣的問題
金融管制保守、銀行既得利益下較少創新思維
民眾自由,不願支持實名制管制(從自然人憑證到數位身分證可以看出)
至少所有超商都能用。
部分大型連鎖的手搖飲,
早餐也都能用。
也支援部分繳費等功能。
缺點是退貨很麻煩,
無法單筆單筆退。
只能一次全退。
目前我是街口+apple pay還挺方便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