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霸 wrote:歌仔戲過時布袋戲過時 說到這兩個..我就覺得有點悲催台灣歌仔戲中膾炙人口有哪些曲目??隋唐李世民...王寶釵..羅通掃北...泥馬渡康王這些故事在那個年代好像都跟台灣沾不上邊的感覺布袋戲知名度最高的..雲州大儒俠史艷文雲州是在今山西大同.....你認為南宋年間史艷文也是在山西大同說台語?????這就像好萊屋電影裡所有外星人都會說英語的設定一樣
台語一直以來就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所以會被傳承下來的只有生活用語,不會是詩詞文學然後大家又喜歡加東加西的,就加入很多國語直譯的東西,其實那些都是從前沒有的但是語言就是這樣,包容與成長,好用的詞彙就會被留下來沒有文字記載的台語被流傳了上千年,幾千萬人會講,一定有它存在的原因任何幫台語製造文字的旁門左道,只是在幫忙扼殺台語的傳承而已
呵呵呵... ...台語文字,好像已經轉生輪迴好幾次了!竊意以為:中國漢語系自古以來就沒有統一。有“雅言”(論語述而18: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有“方言”(楊雄:方言)。雅言(以詩詞吟唱、南管、北管為代表)可以通過音韻轉換彼此互通--此所以各地舉子經由科考,可以異地任官。方言則難以轉換。但是現在的問題不僅在於方言文字化時任意為之,連雅言也都恣意割裂。例如有一句俗語:抽條沒落魄的久。嘗聽古文先生說道,應作“雀躍”。語文在歷史的長河裡,都會分化--例如閩南語裡的漳、泉,客語的四縣、海陸;更會吸納--一堆外來語,例如:脫拉庫、捏褲帶。沒事的!來欣賞一些雅言吧:1. 詩詞吟唱--木蘭辭:2. 南管--將進酒:3. 北管--漢陽北管劇團走三關:其中,最岌岌可危的,乃是北管。早年有“呷肉呷三層,看戲看亂彈(唸作/luan tan/”)的俗諺。亂彈--北管戲曲--不敵白話的歌仔戲、(金光/霹靂)布袋戲,在廟口幾乎已經絕跡。其實,古樸典雅,更勝後兩者。尤其早年為學習雅言的入門途徑,地主富商階層每每屬令子弟學習,故而又有“子弟戲”之稱。
雅言, 這就要提到陳明通當年想法了!『ROC陳水扁總統的陸委會主委陳明通, 已推出<雅音四書集粹>光碟, 用雅音(即河洛語音,閩南語/台語音)朗誦<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古文o約 2,550餘年前的孔子和800餘年前的朱熹, 都昰用河洛語音開班授徒, 朱熹(西元1130-1200, 南宋儒學大師)年代的北京昰女真人的金國京城, 漢語北京音正在形成之中! 南宋人仍維持漢人的正統漢語於神州大地的南方!陳明通是要用<雅音四書集粹>光碟, 來向PRC人推廣漢人的正統漢語: 河洛語(閩南語讀書音)!』『當年孔子開私塾, 教3,000山東子弟, 用什麼漢字音呢?答案是: 孔子使用『雅言』音o 『雅言』傳自夏商漢語音, 台灣人稱之為『商漢語』o這種漢字音韻傳至唐國(朝), 再從唐國傳至日本和閩南漳州, 隨後由閩南傳至台灣, 使『閩南語文讀音』成了『商漢語』的直系傳承語音!』----- 節錄許松勇文章阿通師思維看起來如同連橫, 連橫『 雅言』 再版時還取得連戰同意。 過去廈門那邊小學教唱 桃花過渡,都是以台灣這邊版本。但是10年下來,現在台灣版 桃花過渡 越來越少見。 看來阿通師失敗了。後來因為政治操作與派系分流, 語音為重勢必與文字切割。 就成了全羅化的台羅。看一下演變:佇尊嚴佮權利上一律平等,tī 尊嚴 kah 權利上一律平等,tī chun-giâm kah koân-lī siōng it-lu̍t pêng-téng,相信大家一看就了解台羅化的用心良苦, 這樣以後跟 越南妹搭訕完全沒隔閡了!看看以下這一則新聞 :『實習記者陳妙津/綜合報導越南河內發生一起聳人聽聞的校園性侵案!39歲單身何姓女老師放學後輔導7名學生,幫忙準備奧數練習,沒想到卻遭學生們集體性侵90分鐘。事件曝光後,7名學生立即被停課接受調查,其中1人向警方供稱,當天是女老師主動引誘,還說「我就是要內射」。....................未料10日時,何老師前往警局報案,指稱被數學校隊全體7名男學生輪暴整整90分鐘!據何老師表示,當天也一如往常到輔導教室,沒想到7名學生竟一反平常好學不倦的樣子,對她毛手毛腳,雖然過程中曾試圖反抗,但最終仍然不敵,90分鐘內被性侵達7次。7名學生遭停課調查,其中一名阮姓少年則稱當天是老師先主動引誘,「她那天穿了低胸連身裙,還把「入射」(goc toi)說成「內射」(terong toi),被我們糾正還一直說『我就是要內射』,然後彎腰讓我們看到她什麼都沒穿...」看完這個新聞報導, 你會不會支持 公共電視台語台 全羅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