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小路君 wrote:Morenae wrote:
改變人群消費行為的商業模式. 改變拍片產業的商業模式. 夠傳奇了真實世界比電影更精彩. 夠進殿堂大學教一教下一代經營人材如何把一家負債累累的公司經營到這麼成功...
殿堂級的操作功夫。明明美國漫畫文化不是現在台灣絕大部分年輕人和中年人成長時的記憶,居然可以做成流行文化,非常厲害的操作。
--------
還有那個禁止別人[透露劇情]是怎麼一回事?
去看電影之前,不是要先研究劇情嗎,進了電影院才能仔細研究每個演員表現的好壞,導演敘事的功力如何。
現在一狗票人缺乏想像力 創造力,居然以花幾百元去電影院看某幾個白人肥宅編的故事為樂事了。
去電影院看電影就只是為了看別人編的故事。
是不會自己編故事嗎?
忽然想到一點,[禁止別人透露劇情]這股無腦歪風,是不是也是片商發起的潮流之一,目的是要讓進電影院的人潮最大化呢?

我記得大概十(幾)年前,電影院這行業不是奄奄一息嗎?當時不是大家都上網看盜版的,還是只看電視,電影院這行業不是變成夕陽產業了嗎?這幾年又起死回生,變成年輕人流行的潮流之一了。
國片也是,本來奄奄一息,來個魏德勝大大的海角七號,不過現在好像又沉寂下去了。西門町好像也是一樣,如果我沒記錯,有一段時間(阿扁當市長時嗎)西門町這個商圈不也是奄奄一息嗎,這幾年又被炒起來了。
[禁止別人透露劇情,就是要把進電影院的人潮極大化!!] 不告訴你劇情,讓你心癢癢的,心癢難搔~~
其實看電影前把劇情研究好,進電影院才可以好好研究每個演員細微的表現,導演如何鋪陳排列劇情的發展,每一幕的精細度如何,配樂的功力如何,等等諸如此類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