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科學實驗已證實可改變過去

惠勒延遲選擇實驗證明過去可被改變,使用的方式是
在雙狹縫實驗的架構下做的衍生性實驗,原實驗是在
光子通過前觀察,延遲實驗則是在通過之後觀察,證明
通過之後觀察仍可影響光子性質,間接證明現在的觀
察可以影響過去的行為.
只是,為什麼就沒有科學家想到使用遠近實驗做觀察,
一組在儀器附近選擇觀察與不觀察,另一組在遠處使用
望遠鏡同樣也可選擇觀察或不觀察,如此不就能夠更清
楚的了解此實驗的本質與特性.
bmw_m3 wrote:
惠勒延遲選擇實驗證...(恕刪)


微觀尺度下,物質在空間中的分布,以波的型態做機率分布
而波的頻率取決於能量,波長取決於動量
波的輪廓取決於邊界條件
(薛丁格方程)

以我的認知

惠勒延遲 觀察者對系統做了不同的邊界條件
所以,波當然不一樣

觀察者的行為不是改變過去
而是改變系統的邊界條件
當你決定如何測量時,系統的解就"瞬間"決定了
不同的測量方式決定不同的解(測到的結果)
就像把電磁波放入圓形波導與方形波導
當然不一樣
如此而已

又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
系統最多只能做到"可逆" Entropy =0
系統越複雜,越傾向不可逆
如果系統能多到譜形成一個連續譜,那麼就會對應一個lift-time,lift-time 與 連續譜能帶大小成反比

順道一提的是
很多人錯誤的把糾纏態看成超光速的資訊傳遞
這是錯誤的
糾纏態只是系統的解
當系統與邊界條件決定了
這樣的解就瞬間產生
就像在你面前擺個鏡子
鏡子裡的你也是瞬間生
當你舉起右手,鏡子裡面那個你也會瞬間(完全同時)舉起右手
這是解,無關資訊傳遞
當然,你不會舉起右手的瞬間看到鏡子裡的你舉起左手
如果你與鏡子距離為 d, 光速為 c ,那麼你至少要在 2d/c 時間之後才會看到鏡子裡的你舉起左手(這才是資訊傳遞)

bmw_m3 wrote:
大部分的人都認同人...(恕刪)
以下假設,就算有戲劇那種改變過去的方法有什麼意思,能獲得改變的也只有另一個時空的人事物,對原本的時空的人不會被改變,好處也只有心理上的彌補而已。
bmw_m3 wrote:
改變過去已發生的事實,但實驗已經證明過去是可以被改變的...(恕刪)


甚麼實驗、結果報告在哪裡?
過去是可以被改變的....

可是,過去都過去了.....


應該是要追求,如何改變未來,如何先一步窺探未來~


最好是有小叮噹的時光機,讓我先到明天看看大樂透開獎,開幾號?
今朝有酒、今朝醉~大俠愛吃漢堡包! 蝦毀~飲料只能選汽水,我不能點一壺酒嗎?
bmw_m3 wrote:
惠勒延遲選擇實驗證明...(恕刪)


沒想到01有這種貼?
想說又是什麼奇妙的文章
沒想到卻只有一句話而已 真的


KCLin0423 wrote:
微觀尺度下,物質在...(恕刪)
所以說要怎麼改變過去
是什麼實驗?證明在哪裡?

rgly wrote:
量子物理的測不隼原理就是指一個粒子的位置跟動量是不能同時知道的,這是基本性質

測不準原理說的是觀察者產生的干擾......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