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orte:
請問因為長租公寓問題...(恕刪)
現在的制度,我還找不到完整的解說。
因為還在發展中。
不過,有人在網路上發表過(抱歉,忘了在哪裡看到的),這個制度最早形成於德國,時間點可能在 1914 年附近,一家類似金融機構的機構發展的。
但那個年代只有紙本作業,能蒐集的個人信評資料也有限。
所以這類制度不是共產黨發明的,只是因為資訊科技跟雲端技術發達,大家對這個制度比較敏感一點。
其實,在台灣也一樣有類似制度,只是還沒大規模整合。
譬如聯徵制度,健保制度,......。
現在如果是慢性病人去看醫生的話,
健保卡一插下去,
馬上螢幕就會跳出來病人上次拿過什麼藥。
在慢性病方面,健保局管制很嚴格。
聽說多開一顆藥,醫生罰款五十倍金額。
多開一顆藥在醫生的電腦螢幕會顯示,可能是以首次開藥作標準,如果病情變重,增加藥量的方法要去問醫生才知道。
因為我有一個輕微的慢性病,大概一個月看一次醫生,每次拿一個月的藥的份量。
結果不知不覺地多吃幾顆,後來看醫生的時候,就跟醫生要求多開幾顆藥,醫生說沒辦法,而且已經多開一顆藥過,然後把螢幕轉給我看,多一顆藥有顯示紅字警示。
對於這些事情,譬如說監控人民行為的事情,全世界都在作,作得多或作得少,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