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為何要用简体字【只談文字本身,勿地域攻擊】(轉)

最常見的笑話是:

我下麵給你吃 -> (轉成簡體可能被禁)

不曉得這些國文大家是不是也犯了當時「人多好辦事」
、「大哥是對的」的毛病。學術第二﹍

還有那個「瀋陽」好好的一個城市名,變成「沈陽」﹍
一整個FU都跑掉了。
要不要到美國的網站也發一篇為何要用簡體字…日本韓國也順便…這樣全世界都用簡體字耶多好阿~~對吧對吧…囧
媽呀...轉成繁體字後更看不懂在講啥啊。
本來文章有簡、繁的拆字剖析吧?
『囯』、『國』一轉變成『國』、『國』剖析==。
『眾』、『众』一轉變成『眾』、『眾』剖析。
挖勒。能看嗎?整篇都走板了。
文字是一直在演化的,所以應該無關對錯,
要不然古人來看現在的正體字也會覺得不倫不類.

不過單就現在溝通方便來說,實在沒必要去排斥任何一種文字,目前超過13憶人使用簡化字,
隨著中國政府在世界各地推動華語教育,以及奧運中國熱,這個數字還在增加當中,
我們有先天的優勢學習簡化字,至少一般要能看懂,至於中國人來說,他們也應該偶爾看看正體字的文章,畢竟很多中國古文經典都是正體字,且使用正體中文的台灣與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除了保留傳統文化外,很多現代文學也是中國找不到的.
簡化字唯一的問題就是過度簡化造成混淆,這點就需要稍微檢討改革一下了.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正體字跟簡體字對我使用而言是沒差的.

只是簡體字很看起來不順眼
我來提一個我看錯的好了
有個網友,說他姓 ”肖”
我一直以為是不肖子孫的肖字,
心裡想,好特別的姓哦
後來才知道是蕭的簡體
Aquila wrote:
只要想到乾隆皇帝變成...(恕刪)

搞笑 你没学过简体字才这么说的
简体字:乾隆皇帝 头发

现在的局面就是 简体字的人懂正体字 用正体字的人不懂简体字 所以妖魔化
merlincheng wrote:
媽呀...轉成繁體字...(恕刪媽呀...轉成繁體字後更看不懂在講啥啊。
本來文章有簡、繁的拆字剖析吧?
『囯』、『國』一轉變成『國』、『國』剖析==。
『眾』、『众』一轉變成『眾』、『眾』剖析。
挖勒。能看嗎?整篇都走板了。

众.......其實不能算是簡體
其實算是古字
从也是古字
vincentc422 wrote:
要不要到美國的網站也...(恕刪)

您有所不知,请问日本的“国” 是“国”还是“國”

美报:使用简体字已成潮流 美中文学校舍弃繁体字
美国《圣贝纳迪诺太阳报》3月25日文章,原题:中文学校使汉语“简单化”

20世纪中叶,当共产党开始在中国大陆执政时,它采用了一套化繁为简的汉字书写系统。但在大陆以外的其他地方,华人仍在继续使用书写繁琐的传统的汉字书写方式。

几十年后,就在太平洋另一边的美国,全国都在继续争论着到底采用哪种汉字书写方式,其中一个地方就是波莫纳谷中文学校。由于中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和政治实力,使用简体字已成了一种趋势。为了顺应这一潮流,今年这所学校的中文教程要完成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的转化。

“几年前,我们做出决定要教孩子们简体字。”学校主席鲍尔温·王说,“我们知道这样做一些父母可能不高兴。”繁体字的支持者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既然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那么繁体字要比简化了书写笔画的简体字有意义得多。在两种书写系统中,大多数汉字还是一样的,因此专家说掌握一种书写方式的读者很容易就能学会另一种书写方式。

鲍尔温说,他和其他学校的领导觉得舍弃繁体字将能使孩子们为未来做好准备,有越来越多的大学选择了简体字。当然了,做出这一改变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吸引到更多的学生来这所由志愿者开办的学校。学校的学生从上世纪80年代刚建校时的300多名降至了今天的大约140名。学生人数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新建的中文学校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出现。

鲍尔温说,学校教学从繁体字转变成简体字有助于学校打进当地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社区,这些华人的祖籍都是中国大陆。当波莫纳谷中文学校30年前建校时,华人社区中来自台湾的移民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现在每个周末挤进学校课堂来听课的孩子有一半祖籍都是中国大陆。

学校的教务主任吉姆·秦说,尽管来自台湾的家长——包括她自己——更习惯于汉字的传统书写方式,但学校必须要适应时代潮流。一些白人家长渴望他们的孩子学习中国大陆所使用的汉字书写体系。(作者夏洛特·徐,陈一译)
pandoor wrote:
一字多意的情況在正體字中也有出現 但從未造成閱讀的困擾
簡體字在發行前均經過數次論證和文章的測試
比如在這個壇上曾經有人問過 面和麺 在簡體中都是面 如何區分
那么你說“我要吃面”和“我要面子”會產生歧義嗎?
絕對不會...(恕刪)


不會嗎?
我們來看看你的文章

pandoor wrote:
上海人想,美國人原子彈也造的出,發明那測金器也不是什麽難事。所以紛紛爭先恐後去銀行兌換紙幣,怕去晚了遭殺頭。換了紙幣後,大家又一窩蜂趕去十六鋪(黃浦江碼頭一帶,有許多寧波人開的店專賣鹹魚幹貨)買幹糧食品以備打仗。


請問是"賣鹹魚兼賣乾貨"? 還是"賣鹹魚之際,順便去打家劫舍?"
再來
因為要準備打仗了,所以能買就買,能搶就搶,先把糧食品備齊了好打仗
是這個意思嗎?

這樣算不算閱讀的困擾?

再來一個例子:
"小李!你剛吃的這個瓜,口味如何?"
"很干!"

1.小李吃的很不爽?
2.小李吃到的水果沒什麼水份?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