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大家認為教改走回頭路,回到聯考年代會比較好嗎?

只知道現在從教育開始就教下一代自欺欺人:什麼服務時數,收過這些當志工的國中生、高中生都知道,10個裡頭有幾個有能力當志工?不是睡到時間到,就是滑手機滑到時間到,甚至自己都還要人照顧,現在小孩很多連基本生活技能都不會了,還想當志工?志工被他們當成就是來拿點數,為了升學用,真正志工的意義全盤抹煞,這是什麼假掰教育...
笑死人

原本立意良好要減低小孩壓力的方法,被一堆恐龍家長搞得不上好學校不行

聯考有甚麼好?

一次考試結果不好讓小孩在努力念書一年再考一次? 為什麼要多浪費一年的時間?

我自己念過國四班,那種只剩下念書考試的生活完全是在浪費時間和生命,多念了一年書又能怎樣

學生不只要會念書,不能當個只會念書的生活白癡

拿服務時數來說好了,目的是要讓學生去體會,他如果浪費掉了,那是學生的問題,因為需要志工的地方就是因為有需要人力協助,但是這些學生看不見別人到底需要甚麼,這就是他們要去學的

自己的小孩不能將心比心,只會念書,這樣真的有比較好?
jhs19710520 wrote:
教育制度自從被那群...(恕刪)


我一直以為教改的目的是要讓一些有能力卻無財力的孩子有一個只要願意努力就可以翻身的機會,結果被那些得過甚麼獎就自以為是的人搞得更加嚴重.外國人的那一套真的不適合台灣人.

我贊成恢復聯考,一試決定,不想念書或能力不適的,趁早決定未來的方向,不要等到唸完"考不上比較難"的野雞大學畢業後才又在迷霧中搜索,叫他去擔任基層工作,每個人都說我是大學生揶~~

但是,國家要真正要做到一件事,對一些弱勢卻有資質的孩子做個案協助,不要讓國家少了人才,有能力的孩子少了未來.
聯考的優點是透明無灰色地帶,聯考成績定生死,

多元入學灰色地帶多,窮困人家也無多餘金錢應付多元項目,

每個制度都有優缺點,不過我覺得相較之下,聯考相對公平,

如果連勝文當年是以多元入學決定大學,他有可能只上輔仁嗎?
剛好家族裡剛好有國高中生,表姊表哥請求我協助當免費家教,等他們解題的空檔,順便看了一下他們現在的教科書.
坦白說,閱讀完再看到這幾天很紅的"居禮夫人"正名事件.
有深深的感受,真的可惜阿!
教改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就是有有心人士假借教改的名稱進行一些很鬼扯的行為.

mbkwi wrote:
一次考試結果不好讓小孩在努力念書一年再考一次? 為什麼要多浪費一年的時間?...(恕刪)

現在不重考了,所以人人上大學,大學學歷變的越來越不值錢,路上掉下一塊招牌要不砸到大學生都很難.
我那個年代沒上高中的很多會往技職體系發展,大家其實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位子.
爸媽要求孩子重考,那是家庭觀念的問題,不是制度的問題吧.
mbkwi wrote:
聯考有甚麼好?...(恕刪)

連考最大的好處就是"公平"。你會讀書,考得好就可以上。
好學校好科系人人都想搶,問題是該誰去讀?
譬如台大電機系,該由一個數學物理讀得很好,但是不擅言詞,家境不好,沒學過甚麼才藝的人來讀,還是一個連微積分都搞不懂,但是家境富裕,琴棋書畫略有涉略,八面玲瓏,舌燦蓮花的人來讀? 照你的說法你是支持後者來讀。
名額就這麼多,總是要有人被刷掉,問題是用甚麼方式? 誰被刷掉而以。多浪費一年生命只為考試? 那也是你自己選擇的。

至於減壓? 甚麼入學方式都不能減壓啦,唯一減壓的方式就是不要把升學看得這麼重要。
可能大家在討論“教改”之前,應該先釐清教育的目的以及學校的功能。
讀書只為1.習得一技之長?2.作人作事的道理?3.怡情養性?4.奠定追求高深學問的基礎?
相信如果答案不一樣,對教育,以及教改,會有不同的期待。
這兩天親戚家正在裝潢。老頭子英英美代子,去幫忙招呼打點,美其名曰監工。老闆,開米漿的,國中畢業。舖磁磚的師傅,也是國中畢業,日薪$4500,現拿,淨值,還帶一個指定的日薪$1500助手缺。其他的熟手師傅,從國中到大學非相關科系畢業的都有。日薪至少也有$3000。
這樣子的收入當然不能和電子業,醫生相比。但是絕對高過大部分坐辦公桌的。
所以說,不是社會歧視技術人員,而是自己放不下“士大夫”的傳統觀念。
simonsu8879576 wrote:
讀書只為1.習得一技之長?2.作人作事的道理?3.怡情養性?4.奠定追求高深學問的基礎?
相信如果答案不一樣,對教育,以及教改,會有不同的期待。...(恕刪)

2.3.4.都是要在基礎教育中養成,而不是高等教育。
所以如果大學一樣用聯考取才,2,3不會影響考試結果,4,這能力跟考試是正向相關。

mbkwi wrote:
自己的小孩不能將心比心,只會念書,這樣真的有比較好?.(恕刪)


這個跟採用聯考或是多元入學有啥關係?

當初廢除聯考,就是很多你這種理由
但是現實上,廢除聯考後,並沒有改變只有讀書高的概念
年輕人自己也是如此,甚至更加的好逸惡勞
即使領22K也只想穿西裝坐辦公室~

這麼多年來,只要看到這種"只會念書"的牢騷
幾乎都歸向一個結論:講這句話的,就是書讀不好的..

為什麼大公司、政府機關取人基本上都看學歷?
因為:一個人會不會工作、有沒有心,你看不出來
可是一個人會不會讀書,卻很容易分辨

讀書人關在教室裏,或許是書呆子,可將這些書呆子放出了牢籠,他們便會學會觀察世界,去理解世界。見識越廣博,他對事務的認知就愈發的深刻~會讀書,其實說明了,這個人有一些長處,也許這些長處最終無法抵銷他性格上的缺點。可這些所謂性格上的缺點,在面試時看到出來嗎?

這就像外在重要還是內在重要一樣
虛偽的人才會跟你說:內在重要!

外在根本不過關~哪有機會把內在展現出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