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孩爸爸站在小孩旁邊,就是要保護小孩啊,肉身擋車喔2.小孩爸爸看到車,有進行移車動作喔,只是比較慢...3.小孩媽媽也覺得爸爸動作太慢,所以出手了4.開車的你沒耐心,所以上來討拍結論,這件事中的擋路、安全都不是重點重點就是急驚風遇上慢郎中而已...
Yang咩 wrote:一點都不好,我小孩在巷子裡玩,有車子來我一定是馬上抱去旁邊不是每次都會像樓主這樣,停下來等小孩的高度,駕駛在車內很容易忽視只要出一次事,就再也抱不到小孩了(恕刪) 那你又為何放你的小孩在巷子玩? 責任最大的不就是你這種家長?要是樓主不長眼 巷子轉彎 不打算禮讓也不停車 送你在巷子玩的小孩上西天你再去怪樓主沒有禮讓嗎?你有臉去討公道嗎?你要用你的生命去換小孩的命嗎?還是要找樓主報仇?今天台灣到底是該車子禮讓小孩?還是你該把小孩關在家裡,不能放在巷子玩?
超過50%現在7歲以下的父母都是這樣,推估是7~8年級生只能說教育失敗了,以前是馬路如虎口,現在是林霸我最大我家對門的,帶小孩出去在門口就嘻嘻哈哈大聲尖叫從沒聽過父母說話阻止一定要用幹礁的才會聽,是不是李遠則害的要6年級的父母才會知道
相傳,一次孔子率弟子們東游,待車馬行至齊地紀障城的時候,被路中間一群正在玩耍的小孩堵住了去路,子路見狀,停車呵斥道:“小孩子怎麼不讓車呢?碰到你們怎麼辦?”其他孩子紛紛躲到路旁,隻有項橐立於路中不動。項橐說:“城池在此,車馬安能通過?”孔子探身道:“城在何處?”項橐說:“筑於足下。”孔子下車觀看,果然看見路中間擺著一些石子、瓦片。孔子問:“石子於路何也?”項橐答:“筑城耳。”孔子又問:“城之何用?”項橐曰:“以假亂真,戲耳。”孔子曰:“既然戲之,車至何不躲也?”項橐曰:“城高門關,焉能過乎?”孔子說:“我過又待如何?”項橐答曰:“城躲車馬,車馬躲城?”孔子見辯不過這個小孩,隻好無奈地謂徒子曰:“繞城而走。”
卡沙米 wrote:讓小孩子在路中間,...(恕刪) 這短短的30秒竟然可以讓一個人突顯出自己的素養....連等都不能等 還上來01PO廢文我敢肯定你不是為了他們在馬路上玩耍擔心他們的安全為前提才上來PO文而是"沒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