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ona~ wrote:不過發現地方上似乎還是存在著不同說法呢...(恕刪) 還有個情況...以「埤」來講,像我跟 3 樓版友所查字典的結果不太一樣。但你看跟「埤」很像的「碑」字,這國語唸「杯」沒爭議吧?但台語發音還是唸「逼」,都一樣所以我的看法:「埤」的國語發音不管是「皮」還是「杯」,可以說:都對;也可以說:都錯 → 因為都和古音「逼」不相同。我芹菜講講,你隨便聽聽
yan john wrote:大甲在地人發"逮尬"外地人發"朵尬"沙鹿在地人發"刷(6)" (6)台語音的6外地人發"刷露" 鹿港的鹿 大甲我也是念"逮尬",其實是聽台中在地人講我才知道的有趣的是,沙鹿我念成刷露,竟然沒被台中人糾正過欸....
~Winona~ wrote:沙鹿我念成刷露...(恕刪) 那就是沙鹿人明明知道您是外地人卻不說破(台灣最美的風景呀)等您深入接觸各地人們,您會了解原來台語不是您想的那個台語在台灣的台語是很多腔調的小弟因為工作關係,要跟東西南北各地的勞動人力朋友們溝通自然習慣您跟我說台北腔,我就北部腔回答您跟我講南部腔,我就南部腔回應這對業績有加分嗎?沒有!但對外地來的勞工朋友們,聽起來格外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