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學佛之人不能放下貪嗔癡

你要先接受三樣事實
沒有什麼能長存,沒有什麼是完成的,沒有什麼是完美的
為了學佛而學佛也是一種執著!


祕雕 wrote:
據我所知佛學一個理念就是叫人「不要執著」。...(恕刪)
J5942 wrote:
為了學佛而學佛也是一種執著!
...(恕刪)

what?



我所知的悉達多先生,確實是這樣的一個人

還沒達到他心目中的,理想的成功的話

他一定執著於前進、邁開腳步、迎向他心目中的,理想的成功

成功之後,他怎樣講都是對的 ...

因為 ...

失敗的話 ...

誰理他啊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以前的大德們都拼不到當生成就
還想要求現代連克制自己一小時不滑手機都辦不到的人們不攀緣外求
真的是很多事能講不能做
因為做不到
anthisan wrote:
學佛之人不能放下貪嗔癡...(恕刪)


放下貪嗔癡 = 開悟






《大涅槃經》云:「須陀洹(初果)所斷煩惱(見惑),縱廣猶如四十里水」,此謂三界見惑煩惱,猶如暴流,縱廣四十里,奔流而來



悟了 初果斷見惑 ,三果斷欲界貪嗔

初果二果,由於思惑 貪嗔煩惱還在 ,所以還會犯戒 ,像是悟了如同未悟 ,但至少已是位不退 (斷見惑)

初果名「須陀洹」,譯為「預流」,預入聖流也。從此超凡入聖,得「位不退」,以既入聖位,則不再退回凡夫位故。故初果可謂凡聖之分水嶺,乃出三界之第一大關


悟後之後 ,要怎麼繼續修 ? (煩惱中 再多悟幾次 ,因為已經知道悟是怎麼回事 感覺)

又初果為「見道位」,斷見惑已,重慮緣真(重新緣著所見真諦空理而思慮修習),進斷思惑,則為「修道位」


曹興誠修佛習道不離科學 - 聯合報2018.1
看過來.......... 加入 妙禪師傅............的座下 也可以啊

有沒有興趣 來去精舍 聽看看 ???
20202020
anthisan wrote:
我因為生意不順境開始...(恕刪)


別拿自己的人生實驗啊
只有最最最聰明的人和最最最笨的人
才適合佛法。
其餘90%的人 學了都會失敗的。
許多人對於成佛與阿羅漢有誤解。

1.阿羅漢已經滅掉貪嗔癡,再也不會有輪迴。
2.佛是在沒有佛法時代,第一位了悟佛法的人,不但要等非常的久,也要被佛陀註記的人才有機會修菩薩道。
3.至於五戒的部分,如果你斷了就在求五戒,時時佈施,至少人生可以過得充實。

佛法很簡單,不是一神教,也不是多神教。
是給願意斷除煩惱的人一條方向與路,而且有次第與方法,方法做錯了,自然怎樣修行也無效。


建議可以讀 尊者阿迦曼傳
hadeswang wrote:
許多人對於成佛與阿羅漢有誤解。

1.阿羅漢已經滅掉貪嗔癡,再也不會有輪迴。
2.佛是在沒有佛法時代,第一位了悟佛法的人,不但要等非常的久,也要被佛陀註記的人才有機會修菩薩道。
3.至於五戒的部分,如果你斷了就在求五戒,時時佈施,至少人生可以過得充實。

佛法很簡單,不是一神教,也不是多神教。
是給願意斷除煩惱的人一條方向與路,而且有次第與方法,方法做錯了,自然怎樣修行也無效。


建議可以讀 尊者阿迦曼傳

先以這樣的【譬喻】來打字好了

29 歲開始讀大學

33 歲大學畢業

35 歲成立公司

35 ~ 80 歲營運整個公司,公司最大規模約達 8 ~ 12 萬人

這樣大概算久了吧?

當然啦

要被這樣的公司,錄選為 CEO,或說是經理級的

當然是不太容易的

所以開始問

公司是倒了嗎? 沒有嘛

沒有的話,哪來說無法成為 CEO,或說是壓根沒辦法爬上經理級的道理?

【譬喻】,希望聽得懂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