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287 wrote:鄭文燦也介紹農博基地設置的全國第一座「光電埤塘」,要在160口池塘,設置660百萬瓦的電量,大約相當於核二廠一個機組的電量。 給他這樣搞下去,以後桃園的埤塘,不知道會不會因為太陽能板的光線反射,而沒有候鳥、留鳥了,然後只剩下孳生的水藻,連水都不能喝
忌妒珊伯爵 wrote:太陽能板利用率十幾趴確實低 聰明的會看研究進步多個20%的狀況那就是各國搶研發太陽能的點...(恕刪) ...這就是盲點,也是太陽能發電的瓶頸一開始的想法都很好,地球上最好最乾淨的能源有地熱、太陽能、風力與潮汐為什麼太陽能發電效率不能達到百分之百?甚至最高可能只到50%就是極限了另一個極限就是,地球會轉的不管在哪裡,都有一半的時間是照不到日光的所以才會需要多種組合的方式另外以目前的技術來說,太陽能板設置的地點下方,是光照會被遮蔽的地方其實對下方環境影響很大,若設置於自然環境當中最好考慮一下對生態的影響,一般都是設置在住宅屋頂比較恰當除了無風帶地球上無時無刻不會消失的就是風了所以不論是設置成本,對環境的影響(這裏指無扇葉風力發電方式)對比太陽能都是完勝的,也沒有日夜的問題台灣會一直有太陽能的話題,我認為跟商業利益有關因為不少民間企業跟這有牽扯不然以台灣的環境根本就是風力發電條件最好的設置地點
phanton wrote:大陽能的淨發電量,了不起才三成到四成而以 前幾天用電尖峰期間太陽能的發電量大概都有5~7成今天早上只有2成左右,原因應該是台中到台南都是陰雨天,而這個區域是台灣太陽能發電最密集的區域太陽能的最大好處是通常用電尖峰時期是他最有效率的時候,因此可有效緩解目前的尖峰用電但是因為晚上不發電的特性,如果太陽能的比例太高,會造成晚上反而面臨限電危機的窘境以昨天為例,晚上7~8時的用電量只比尖峰少200萬千瓦如果太陽能發電量超過200萬千瓦,就會有我上面提到的情況(目前太陽能尖峰的發電量大概是60~90萬千瓦之間)p.s. 剛剛回去看現況,10點時候太陽能已經有40%的效率了
忌妒珊伯爵 wrote:實在不懂酸綠能...颳颱風沒太陽必有風力 地熱則是全年都有 潮汐發電也如此(恕刪) 不是在酸,而是就是論事。颱風來時沒太陽必有風力?你知道風太大是要讓風機停止嗎?颱風太大會將風機吹壞嗎?就現實面來看,要取代核能或火力發電所需的風機或太陽能裝置量是非常大,加上這兩者供電很不穩定,是無法當備轉容量。有空的話多去看台電各機組發電狀況,看到正午時分最缺電的時候,風機效率才一成,不用吹冷氣就會心涼。而晚上7點另一波用電高峰時又沒太陽能,心也涼了一截。地熱跟潮汐目前還沒有大規模經濟發電,也許未來會有,但這未來不知要等多久。
過客4112 wrote:p.s. 剛剛回去看現況,10點時候太陽能已經有40%的效率了 嚇..........哪家的太陽能板,趕快買股票aronyang wrote:是最大容量的40%,不是40%的"效率"....唉.. 哈,原來,想說現在太陽能板效率這麼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