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考慮黑心製造問題.不鏽鋼304容器價差問題如下1.品牌問題.2.不鏽鋼304的厚度.3.通路,搶市.台灣感覺沒有再對這類可裝食用不鏽鋼容器做管理,"只靠廠商的自主管理". 但是廠商的自主管理都是"假的","假的", 假的居多,很少有良心的Boss.所以不鏽鋼304/316容器還是盡量找有牌子的或是有口碑的廠商較不會被"黑心".Wiki 的解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D%E9%8F%BD%E9%8B%BC
要看用途來決定是哪一種不鏽鋼1.會接觸到口的都要使用304&316等級的不銹鋼2.裝食物容器或是會接觸到食物一律都是304&316的不銹鋼3.有加熱但不會接觸到酸鹼用3044.有加熱會接觸到酸鹼用316202廉價不鏽鋼(不可接觸食物 不可使用在有熱度環境)304食品級不鏽鋼316醫療級不鏽鋼202因為會揮發出重金屬所以是不能接觸到食物但可使用在工業或是生活中(不會碰到食物的地方)而202有個特性是溫度越高揮發出有毒物質越多所以202是不可以使用在加熱環境中304可用在有熱度的環境304不怕加熱但不可使用在酸鹼環境中所以304材質可以煮水煮麵炒飯若是重口味食物是不可使用304不鏽鋼因為酸鹼會慢慢腐蝕304不鏽鋼而揮發出有毒物質316316具有抗酸鹼的特性不怕加熱不怕重口味食物不怕酸鹼所以316的鍋具是目前鍋具中材質最頂級的建議買鍋具要買有廠牌只要有廠牌的鍋具都會在背後或是不明顯的地方印上304(18-8)或316(18-10)的標示一般來說會有兩種表示法304=18-8316=18-10最省事的方法就是一律買316鍋具這樣就不用擔心食物被有毒物質給汙染了而市面上說要磁鐵來測試說不吸就是304這是錯誤的觀念 磁鐵是無法檢驗出304的因為鍋具在製造過程會鍛鍊及硬化在這些過程中會讓304材質具備微弱磁性 所以磁鐵可吸住而且其他材質的不鏽鋼也不具備導磁性所以磁鐵是無法檢驗出不鏽鋼材質的
市面上常看到不鏽鋼餐具價差極大同樣體積同樣重量的鍋子甲家賣500元乙家賣1000元這是因為不鏽鋼等級決定成本的高低202不鏽鋼成本是304的30~40%左右304不鏽鋼成本是316的50%左右202還不是最低的還有更便宜的不鏽鋼但是越便宜的不鏽鋼其有毒物質越容易揮發所以價差才會差這麼大一分錢一分貨若買餐具或是鍋具時看到材質標示不鏽鋼這種餐具或鍋具千萬不要買因為沒有標示不鏽鋼等級的 很有可能是202材質而202材質是不可接觸到食物的政府應該強制規定只要是餐具一律都要304等級以上而且強制要求廠商標示不鏽鋼材質
piyopiyo765 wrote:若都是真的304,那價位不同的最大差異,通常都是「厚度」。 要看是什麼用途若是炒鍋的話 還有特殊加工處理(易導熱 硬化處理)其實是廠牌價差最大同樣304材質 同樣重量 同樣加工處理但廠牌不同 價差可高達一倍以上所以不需要追求廠牌只要是304而重量差不多的話那可以買cp值最高的鍋具我是建議直接買到316鍋具因為316鍋具才是最適合廚房使用的不鏽鋼材質因為你不知道何時會用到重口味食物啦
8KK wrote:市面上常看到不鏽鋼...政府應該強制規定只要是餐具一律都要304等級以上而且強制要求廠商標示不鏽鋼材質(恕刪) 這種攸關人民健康的事政府一堆食安專家食安委員食安立委卻完全沒人提出每次喊食安,感覺真的很假反正高官權貴們一定都是用最好最貴的甚至還有專人打理當然也不用在意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