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來了方便借,熱錢要走不好還。
你會發現房價漲的時間是跟美國QE是相符的。
房價漲容易,但跌很難。
因為人可以很容易的接受資產增加,卻不能忍受資產縮水。
物價跟上的速度較慢,還沒跟上之前會享受一段高資產低物價的差距,
受益於資產增加,生活會有不錯的感覺。
所以房價高漲的區域後續必需用高漲的物價維持,
不然房價就會快速下跌,產生更嚴重問題。
錢來錢也會走,走會產生流動性風險,
國內貨幣會貶值,依賴進口能源的國家就要付更多的錢。
之前因為有美元熱錢,所以感覺不明顯。
雖然有因此賺錢的企業,但與熱錢相比是小巫見大巫。
接下來就會形成用老本,政府要使出金融手段努力平衡。
當錢比以前緊縮的時候,借貸的人就會發生周轉問題。
此時物價就會大起大落,這是不正常情況,
容易發生經濟問題,未來會慢慢浮現。
在新興市場中經濟較差又有炒作的國家就會很明顯。
要是認真算一算通貨膨脹,把土地增值的部份提出來,
薪水與陽春麵的去處大概就清楚了。
mart1 wrote:
QE是近期根源,資產膨脹是代價。
熱錢來了方便借,熱錢要走不好還。
你會發現房價漲的時間是跟美國QE是相符的。
房價漲容易,但跌很難。
因為人可以很容易的接受資產增加,卻不能忍受資產縮水。
物價跟上的速度較慢,還沒跟上之前會享受一段高資產低物價的差距,
受益於資產增加,生活會有不錯的感覺。
所以房價高漲的區域後續必需用高漲的物價維持,
不然房價就會快速下跌,產生更嚴重問題。
錢來錢也會走,走會產生流動性風險,
國內貨幣會貶值,依賴進口能源的國家就要付更多的錢。
之前因為有美元熱錢,所以感覺不明顯。
雖然有因此賺錢的企業,但與熱錢相比是小巫見大巫。
接下來就會形成用老本,政府要使出金融手段努力平衡。
當錢比以前緊縮的時候,借貸的人就會發生周轉問題。
此時物價就會大起大落,這是不正常情況,
容易發生經濟問題,未來會慢慢浮現。
在新興市場中經濟較差又有炒作的國家就會很明顯。
要是認真算一算通貨膨脹,把土地增值的部份提出來,
薪水與陽春麵的去處大概就清楚了。........(恕刪)
難得「閒聊區」有中肯文....
mart1 wrote:
QE是近期根源,資產膨脹是代價。
熱錢來了方便借,熱錢要走不好還。
你會發現房價漲的時間是跟美國QE是相符的。
房價漲容易,但跌很難。
因為人可以很容易的接受資產增加,卻不能忍受資產縮水。
物價跟上的速度較慢,還沒跟上之前會享受一段高資產低物價的差距,
受益於資產增加,生活會有不錯的感覺。
所以房價高漲的區域後續必需用高漲的物價維持,
不然房價就會快速下跌,產生更嚴重問題。
QE 已經結束了.
美國也開始升息了.
之前因為QE而漲的物價, 本來應該隨著QE, 升息而停止上漲.
無奈現在台灣多了一例一休, 地價稅大漲, 未來勞保費大漲,
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我們物價因為QE大漲後, 沒想到現在還能夠因為很多名目繼續漲, 真的是很厲害.
hello
macacafly wrote:
QE 已經結束了.
美國也開始升息了.
之前因為QE而漲的物價, 本來應該隨著QE, 升息而停止上漲.
無奈現在台灣多了一例一休, 地價稅大漲, 未來勞保費大漲,
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我們物價因為QE大漲後, 沒想到現在還能夠因為很多名目繼續漲, 真的是很厲害(恕刪)
QE雖然結束了,但後續副作用才要開始而且還會延續很久,
因為這些錢並不會因為結束而消失。你說的這些都是直接或間接的副作用。
一例一休當然可以不用推行,但是台灣就更難轉型,
可以用勞力付出來貼補企業,讓企業維持短暫的競爭力,
但未來通脹更大時還是要漲,此時的能調整空間就會變的更小。
而為什麼央行要保持低利率?因為全世界一定得盯緊美元,它是共同貨幣。
所以全世界的央行一定是跟著美國央行走。
因為熱錢來了,央行收了熱錢一定要增發台幣,不然台幣就會造成嚴重升值。
也就是外匯增加、台幣發行增加同時負債也會大增。
效果就會造成大量的資產膨脹。
這是個小台灣的情況,但全世界中英國、歐盟、中國、日本也還在繼續作類似QE這種手段,
此時利率愈低的國家就會愈有利,日本房價已經很難再漲,所以泛瀾的資本可以再出口,
日貨出口競爭力強大加上貶值放大,觀光業也強,加大的貧富差距可以用日本人的團結心來平衡。
說穿了就是列強的你爭我搶,有樣學樣;歐洲就更不用說了。
美國開始升息,後續問題還會更多,
未來長期不景氣是可預見的,但是並不會輕易的產生全球性的衰退,
下層雖然不景長,但愈上層的強國貿易卻是活躍。
形成強者更強的貧富差距不斷加大,當有一天失去控制才會發生政治問題。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