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我在越南 看台灣的教育問題與公民學習

很可惜的,還有人認為台灣的教育跟越南比很好,實在遺憾。我想,我們要比的,應該是德國,荷蘭,紐西蘭,澳洲的一般公立學校就好,我們的教育需要長進。

下列文章,是我的文章貼出後,網友的回饋,感恩,希望所有家長,都不要變成怪獸家長。

文章有點長,請耐心看完。

很不錯的觀念文章。(轉傳)
做『父母的』一定要看
🎀🎀🎀🎀🎀🎀
《孩子,外面世界絕不會輕易原諒你!》

這是一個真實的事情:
兩名高中男生圍毆老師,還對著鏡頭嘶吼:“我是學生,你們能把我怎樣?”
這就是被《未成年人保護法》餵得無知無畏的學校學生!

本文是一位老師講述的四段小故事,告訴各位家長及孩子,
親愛的孩子,老師是不能把你怎樣,但外面的世界可以把你怎樣。

(一)
我有一個學生,喜歡鑽研數理,卻走路慢慢吞吞總愛遲到,同學給他起了個雅號叫“愛遲到”。後來他被父母送到英國念高中。
有一次回國,他給我們講了個經歷,卻對自己感觸很深。
原來他假期去一家華人開的中餐廳打工,結果第一天上班就遲到了五分鐘,於是直接被解僱了。
他沒有想到,第一次因為遲到所受到的嚴厲懲罰,竟是丟了飯碗。
而最令他醍醐灌頂的,是那個華人老闆的最後忠告:
[小夥子,如果我不解僱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殘酷!]

在台灣式教育的嬌寵之下,連讓學生罰站也如走鋼絲,遲到自然可以逍遙法外。
但多年以後,因一種積習所引發的重創,這該是多麼深刻的領悟啊!

(二)
前幾日有個新聞:
一名台灣留學生為了和女友約會,未經同意,私自闖入女友的寄宿家庭,被警察以“私闖民宅”的罪名逮捕了。
這個熱戀中的大孩子怎麼都沒有想到,一次浪漫的約會竟會約來荷槍實彈的警察。

校園裡的溫和與包容,讓我們已經習慣了肆無忌憚地侵犯別人的領地,
可以把同桌的課本藏起來,
可以在別人的背後畫烏龜。
但外面世界的秩序和文化卻各不相同,所以,這次你不是被警告,是你被捕了!

(三)
記得很多年前當班主任時處理過一起校園單車失竊案,案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主角就是班上的一個”媽寶”孩子。
單車物歸原主後我將他和他的家長叫來,準備和犯錯的孩子和家長好好聊聊,
他的父親卻說:“我們家不差錢,孩子就是一時貪玩而已,說多了會傷害他的自尊。”
也許,這位天真的爸爸認為,有錢即不算竊,貪玩就不犯法。

這孩子前年發財了,開名車,出手闊綽 ,
原因是幫朋友運毒兼販毒,後來被印尼政府抓到判死刑,還沒執行就在牢裡被凌虐而死,他的父母到他死後還是認為他的孩子很乖只是愛玩而已。

(四)
台灣小孩常常隨手一杯泡沫茶飲,喝完了就隨手一丟,丟山邊,丟海邊,在社區, 想到就丟,就是不丟在垃圾桶,
不信請到各大景點看看周邊的垃圾和菸蒂,
開車族及吸菸族也一樣,垃圾想到就往外一丟,反正罰很輕,又沒人舉報,也不管清潔人員的辛勞,
殊不知每年掃馬路的清潔人員被撞死的很多位,慘死的比率又是世界第一,
反正跟詐騙案件一樣,沒什麼罪,也沒自己的事,

友人的朋友拿國際駕照去加拿大國外自助旅行,
習慣沒變,垃圾隨手搖下車窗就向外一丟,後方車輛為了閃避,2死2重傷,
上了法院,跟法官說人又不是我害的,不過是隨手丟個垃圾罷了,有那麼嚴重嗎?

最後被被害家屬請人”私刑處理",目前已經不在人世。

其實,我只是想叮囑一句~~孩子,長大之後沒有兒戲,校園之外沒有溫室!~~

請記住,外面的世界絕不會輕易原諒你!

是的,親愛的孩子,老師是不能把你怎樣,但外面的世界可以。
家長,你可以原諒孩子,但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孩子的成長裡沒有兒戲。

我們總希望孩子學習學校考試的東西,但不重視家教和門風,連做人的常識與底線都不知。

有一次聚餐,朋友帶著孩子,孩子爬上桌,像飛輪一樣轉動菜臺,什麼好吃就往自己嘴裡搶,大人根本沒辦法伸筷子。
我問朋友,你為何不管管孩子?
他說,現代教育要讓孩子自由,不能拿老一套束縛孩子。
他沒有想過,一個孩子最後是要成為公民的,是要進入社會的,如果漠視別人的存在,當別人的權利受到傷害的時候,他的天性能保證他一生的幸福嗎?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被自己的爹媽管教,那他被社會修理的時候會付出怎樣的代價?

所以說,
好門風能教我們做人的涵養。
好門風一代一代的傳承,能讓我們在這個迅疾變化的時代裡,找到內心不變的溫暖,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正的人生價值和秩序。

假如你自己看完後有感觸也認同!一起分享吧!
一起為臺灣未來的希望而努力,因為這裡是我們的家!
Joe2001 wrote:
很可惜的,還有人認...(恕刪)



有國際學校、貴族學校跟一般學校,你拿國際學校的東西來跟一般學校比,當然比不上囉,課程內容都不一樣了。就算要,一般學校的課程沒有你的那些課程可學。
Joe2001 wrote: 
為什麼我講的這些所謂的國際學校的作法,在澳洲或是歐洲的一般小學,國中,中學都是很普遍的事,聽您講起來,好像是我造謠生事?

如果您可以指出,澳洲,紐西蘭,德國荷蘭等的一般公立學校,不是用我講的方式,我向您道歉。

你先證明澳紐歐洲的公立學校跟越南的國際學校一樣吧




Joe2001 wrote:
當初決定要在越南落...(恕刪)

我個人認為 教育問題不是學校.家長.政府.這麼淺顯的
最近的就是事關"就業"
就業環境及待遇如果一直取決於"唯有讀書高"
那家長就不得不一頭鑽進"升學"這條路
(如果作工的師父 薪水保障都跟公務員或醫生...一樣 你看會有多少人會執著于升學?)
吃飽了再來想其他的...道德



這又要扯到很多事...擺攤不繳稅..一些工作都不需"資格" 外勞..社會福利....等
不是頭痛醫頭...那麼簡單
吃小菜.喝小酒.打小牌.摸小手.騎小車....看看小電................................................視!
美國到高中的教育,感覺像是如何學習。所以比爾創建微軟時的導師是誰不重要。諾貝爾得獎人的導師是誰也沒人在意。

東方傳統社會就不太一樣,連得奧運金牌選手都會去訪問學校導師。外國得奧運金牌也會去訪問學校導師嗎?
何患無 wrote: 美國到高中的教育,感覺像是如何學習。所以比爾創建微軟時的導師是誰不重要。諾貝爾得獎人的導師是誰也沒人在意。

比爾蓋茲高中念的是私立貴族學校

教育,依各國文化,有不同的發展,
如台灣拿越南教育方式來教,我想百分之百會發展為4不像,
教育要改變,人民素質要先變,
樓主講述的那四段故事,有點不符合大多的社會現況,

教育的問題,個人有相當的感受,
目前遇到的學校老師都只想管學生,
根本不想怎去教學生,

說真的如果我有錢,我會讓我兒子去讀森林學校,如果再有錢一點就去國外,
父母有錢是否可以讓孩子選擇讀什麼學校?不清楚美國是否有公立大學,還是都是私立大學。美國私立大學不知是否學生都可申請入學。

中國人民共和國高中可以用錢加聯考分數入學,大學完全靠高考分數。

台灣的公立大學入學方式1分數2甄試3轉學考
我也覺得台灣父母非常不重視家庭教育
每次看到全家出去吃飯
爸媽怕小孩子吵鬧就丟平板給他
自己也在滑手機,都很想問他這樣你幹嘛生?

Joe2001 wrote:
當初決定要在越南落...(恕刪)

前後拆開來看都是好文章
但是拼在一起就很奇怪了
前面在談的都是社會化與學校教育內容的重要性
怎麼後面說的都是家庭教育影響一生的故事?

西式教育跟中式文化
其實無所謂好壞
追求自己認為對的,就是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