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學校的填鴨式教育有點無奈(有題目)

Meet Coffee wrote:
才疏學淺,看了三次看...(恕刪)


以五年級來說,這題應該算是很簡單可以理解吧?

藍色區域面積為 A,白色區域面積為 B

正方形面積 = 4 A + 4 B

半圓形面積 = 2A + B

半圓形面積 * 4 - 正方形面積 = 8 A + 4 B - 4A - 4B = 4 A

所以藍色區域面積可以得出 (半圓形面積 * 4 - 正方形面積) / 4 <== 這裏不就是 A 的面積嗎?

原題目灰色為 正方形面積 - 半圓形面積 * 2 + 2 A

當然,用代號是為了隔空和你解釋。如果是面對小學生,就直接去指相關區域即可

請不要看到上面的式子,就直接回一句話,小學生哪兒懂代數

Meet Coffee wrote:
才疏學淺,看了三次...這個題目在我們目前國小五六年級也都有,請爬前面網友發的文,請多點國際觀,謝謝。
回覆同上...(恕刪)



所以,

研究 簡體字 小學五六年級 的數學解題,

對你的國際觀增長很有幫助???
bernie_w39 wrote:
以五年級來說,這題應該算是很簡單可以理解吧?
藍色區域面積為 A,白色區域面積為 B
正方形面積 = 4 A + 4 B
半圓形面積 = 2A + B


很慶幸你沒有當國小老師,不然大概台下也是睡一排

你的解法是畫蛇添足跟你說過了,而且你沒有解完整個題目,

解不下去的原因是因為你求不出你假設的A

Trash Talk wrote:
研究 簡體字 小學五六年級 的數學解題,


沒有人在研究簡體字,從頭到尾就是針對題目,就只有你糾結簡體字

hchf wrote:
不知道老師怎麼說明的
不過只要將正方形兩條對角線划起來~
就可以"證明兩個橢圓全等"啦(半個橢圓剛好是等腰三角形的兩個邊)


這是正解沒錯,但是小學生沒有幾何三角形及餘玄的概念,

所以才好奇老師怎麼教?果不其然老師是用差不多圖形就可以互相補貼的概念下去教學生。
Meet Coffee wrote:
在西方教育,我相信在尚未證明兩個橢圓全等時,是不會讓學生有這樣的錯誤思維的,
尤其在數學運算中,怎麼會有差不多就可以互相填補??...(恕刪)

什麼是西方教育?我們要如何告訴學生別人是怎麼上課?
去他們的教室參觀他們的上課方式嗎?數學不管以前學過
的內容是什麼,我都已經想不起來,怎麼還會記得它們的
運算方式呢!

任意r=3的1/4圓和腰=3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它們的面積差是相同且可計算出的。
老師教方法不是亂補填鴨,而是節省了不必要的計算步驟。

Meet Coffee wrote:
才疏學淺,看了三次...(恕刪)


在我們五六年級也有?

問題是教師的教法有一樣?
樓主所言甚是
但從另一個角度思考
窮究數學原理
通常要從中學才能開始
小學只要知其然就可以了
(也就是具象概念)
這樣可以在課程中放入大量具象概念
讓他們及早接觸、及早接受
這樣也沒錯
▁▂▃▅▆▇★▇▆▅▃▂▁ ▁▂▃▅▆▇★▇▆▅▃▂▁

yvmp4 wrote:
這樣可以在課程中放入大量具象概念
讓他們及早接觸、及早接受
這樣也沒錯


基礎理論不足情況下,這樣的跳躍教學方式(簡化了太多計算方式)

增加了空間思維概念,少了實事求是的養成,值得去深思是否有其必要。
Meet Coffee wrote:
若要證明全等,必須要加上垂直的標記,正方形也必須在題意上說清楚,


原來我從頭到尾誤會了 。害我一直奇怪,這麼簡單的問題,那麼多解法,您怎麼會一直糾結在一種解法的不好說明...

當然,數學包含了嚴謹與想像,您可以一味的只去追求嚴謹,而放棄想像。但是別的學生可能會希望能兩者共同追求,希望能多接觸各種不同的題型。

您就您的立場發表觀點,無可厚非。但是我想回問,第一題只有少了直角記號嗎?不只吧?它只有說邊長是 6,連是不是直線都沒說,也許它是曲線也說不定,那個看起來類似圓弧的形狀,也許是十八萬邊形,不是圓的。就算是寫了正方形與圓形,也沒說它們有共點... 就算說了有共點,也沒說線段通過圓心... 當然此題無解。

但是我想再問...

Meet Coffee wrote:
那天我一個姪子,來問我第三題怎麼做,我解釋給他聽之後,


那個第三題,不知是不是三角形,正不正的三角形,裏面是不是圓弧,頂點是不是圓心... 似乎都沒有寫到。不曉得您是如何解釋使他聽懂的?

如果以數學對嚴謹的追求,只怕未來的題目,一本冊子也出不了三題,這是您心目中的理想出題法嗎?還是以後大家把重心放在如何去找尋題目的缺漏,找的出就送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