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 wrote:那個 ...美國州...(恕刪) 美國不用英文難到用閩南語嗎這邊在講公民教育,你那邊扯到留學去一流大學本來就會篩學生但美國二線大學,專科,美國人直接申請就可以念了高中沒畢業,不管你幾歲,也只要補足高中學分就可以上大學現在台灣只是用同樣的制度而已有什麼好驚訝?
這其實也算是好事。我周圍的同事,他們的孩子這兩年考大學,不約而同地都選了不分系的學校讀。我想,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要一個高中生剛畢業,馬上就要選擇人生未來的方向,其實有點太早。而不分科系剛好符合這一點的需求,藉由在學校裡可以自由選課的機制,孩子能夠多認識一下別的科系,已決定人生未來的發展。相對的,如果以後的大學們變寬,那孩子們就沒有必要在升高中或是升大學的這條路上,很努力的去拚我們台灣陋規舊習的考試制度。反正不會考試也有學校念,那摩孩子可以在青少年時期,多家涉獵不同的興趣。等到哪一天進入大學後,這時身心都成熟了,努力的去找自己人生的興趣,其實學習起來可來比較有勁。至於大學生滿天飛,我想主要的原因是畢業們太寬了,學生在裏頭玩四年,教育部卻沒有把關學校對於學生的評核制度。
我想表達的是,進大學的門變寛了,很好啊,想受教育的都可以達成心願,但是,現在進大學的門變寛了,畢業的門更寛了,甚至連門都沒有,只要一進去就保證出的來,那跟買票進戲院看戲有什麼不一樣,誰來把關大學畢業生有大學該有的程度...
sgconduty wrote:我想表達的是,進大學的門變寛了,很好啊,想受教育的都可以達成心願,但是,現在進大學的門變寛了,畢業的門更寛了,甚至連門都沒有,只要一進去就保證出的來,那跟買票進戲院看戲有什麼不一樣,誰來把關大學畢業生有大學該有的程度... 這樣就會變成 ...如果戲不好看,為什麼要去看戲?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些戲好看到讓觀眾想「票戲」(跳進去當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