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課程應該是為了讓非本科系的學生去學習外系的知識,但是不能佔掉本科系的學習吧
學生真的有必要花這麼多精神去學習別科系的營養學分嗎?
更何況有的營養學分學生上課意願有多強呢?
我大學的老師最近還告訴我,有些學生連營養學分都不肯用心去拿,更何況本系的人呢?
學習空間是可以爭取的,那是有依照需求比例再給系所,除非系所本身沒有爭取的意願
我以前還修過一門會擋修的通識,沒上過1的人不能修2 ,第一年開只有剛好六個學生
所以下學期依然是我們六位,但是平均分數都在95分
第二年那個班爆滿

那個學分叫做台灣近代史,直接觸碰禁忌的年代以及事情
我想要不是有人發現我們那班平均分數都這麼高,這門課敢來修或者是有心要修的人應該很少吧

2.說到教育部通過的各系所必修科目,個人感覺不太符合業界實際需求,或者有某種類新科系成立時,往往科目內容卻不符合該科系必備專長,如:商業設計-視覺傳達-多媒體傳播,後兩者在學校剛設立時,必修科目和商業設計很多都一樣.
3.從國外留學回台的教授,不是不適應學校規定,不然就不習慣學生素質,再不就奇怪規定一堆.
4.某些私立學校感覺都在閉門造車.
5.我感覺教育部只把眼光停留在某些地方,而且他們好像都來至國立大學或師範體系.
(因為學校當年努力申請科大時,聘請不少師範體系和國立大學退休的教授擔任要職,在升等成功後1-2學期,這批人陸陸續續離開學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