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方面是 政府綁死第三方支付相關法規,
另一方面傳統無論消費者或是店家都對 "塑膠貨幣"興趣缺缺.
先別提跳過"塑膠貨幣"時代,直接從現今跳到 手機支付的中國...
早在幾年前去美國,澳洲...就深深發現,
就算人家主要還用傳統磁條金融卡,
但是絕大多數的消費都接受金融卡/信用卡.
我真的可以只帶一張當地銀行金融卡出門.
但在台灣,不但飲料店,小吃店只收現金,連鎖速食店,Pizza店幾乎只收現金,
就連計程車...而且是搭了NTD400~500那種,不是只有起跳價,
司機經常都會找理由: 刷卡機故障,沒有關單..而希望你付現金.
前年到中國上海出差, 吃飯當地客戶請客,
就一般百貨公司美食街的主題餐廳,不是那種中國慣用擺譜的鋪張大餐廳.
店員點完菜真的是拿刷卡機出來直接刷銀聯卡結帳.
完全不用吃完跑去櫃台排隊結帳,刷卡,等簽單,簽名,拿發票.
這是前年的經驗,現在應該更方便了.
現在支付寶/微信錢包 大舉入台..
其實是有隱憂的.
當然能讓遊客方便交易是很好.
可是也代表... 小商戶,小民宿...生意更難做.
因為依照台灣相關法規,必須要有營利事業登記證的公司,
才可以申請第三方支付的帳戶來收款.
現在如果私下要收這些錢,只能跑一趟中國,在當地找銀行開戶,
然後買一張當地預付卡綁定帳號,回來用網銀查帳.
現金再用其他管道轉回台灣.
身邊有些再淘寶做生意或是開民宿的都是這樣處裡的.
也就是正規管道,很難申請或是無法申請, 只能私底下想辦法.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