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諸葛亮謀殺了關羽?劉備、曹操、孫權皆是幫兇?

其實是三家都垂涎觀與手上的貂蟬對吧!

看來最後便宜呂蒙了
這篇文章對關羽的基本人格假設就有問題.
關羽不想當漢賊, 所以對於劉備的忠誠度有問題? 對於劉稱漢中王不滿? 因此劉備也視其如芒刺?

若如此, 那當初就會待在曹操那裡了, 畢竟曹是丞相, 有漢帝撐腰, 而劉備只是四處流亡的反賊, 名不正言不順, 怎麼會跟著劉備? 當前提錯誤, 所有的邏輯推導就不再有意義.

從大勢來看, 劉備的軍事實力三國中最弱, 本來就不足同時保有荊, 益兩州, 荊州平原沃野, 三面受敵, 諸葛亮應該一開始也就打算棄荊保益, 而關羽人格上最大的弱點(剛愎自大), 本來行動就不太受控制, 被呂蒙抓到, 輸得也不冤枉.

關羽被神格化, 是清朝滿人故意拿來取代岳飛的, 否則真論歷史地位, 其實差得遠.
作者知一不知二, 就當隨堂討論還可以, 認真就免了.
Yukon2009 wrote:
關羽如果成功了,曹操...(恕刪)


關羽如果成功了,曹操滅 以關羽的政治能力跟才幹應該就另一個董卓
應該不久後就會各路聯軍聲討關羽了
並且聯軍中很可能就有劉備

關羽要打的卻很難
繼續北上,只會孤軍深入,補給線拉長 占領也一問題
所以孔明看得懂
北伐只能演戲不能當真
就算東吳也給劉備
進入騎兵年代難度很高
整個南北朝北伐也都不怎樣
之後蜀漢姜維搞真北伐
蜀漢受的了嗎?
這20年來
因為中國偉大毛主席推崇曹操的關係
所以劉備漸漸被汙名化

推一本書 <劉備不是傳說>
中國作者寫的
用正史的觀點
為劉備正名之作

aron.yang wrote:
若如此, 那當初就會待在曹操那裡了, 畢竟曹是丞相, 有漢帝撐腰, 而劉備只是四處流亡的反賊, 名不正言不順, 怎麼會跟著劉備? 當前提錯誤, 所有的邏輯推導就不再有意義....(恕刪)

你這段的說法, 我有意見

雖然關羽被找去,但是曹操找去,不是獻帝找去,他只能算是曹操部屬
他要去待獻帝身旁, 也要有個官銜, 問題是官銜都曹操在封的
官銜指的不是閒官, 而是有負責工作內容的

曹操對關羽很好, 享受的東西給很多, 但不給實權
這剛好對關羽是反效果, 關羽是不重享受, 自傲想表現自己的人, 但沒機會, 給他物質他看不上

今日如果關羽留在曹操身旁, 只會被說成貪幕榮華富貴, 背棄結義之情, 他不得不走
一個自傲認為自己最高尚的人, 名聲看的比命還重

另外還有個小插曲
當初, 曹操要破呂布之前
雖然曹操賞賜給關羽很多財寶與婢女, 但關羽不動心
但卻見過呂布一位部將的老婆, 一見鍾情
所以請求曹操城破之後, 可以賜婚
不過曹操在城破之後, 自己寵幸了那位遺孀
這種既然下屬先開口了,還會搶去的主公,應該誰都不會真的忠心吧
關羽被設計以前的章太炎就提出過

不過傳的比較少的關係嗎?
SGR 0418 wrote:
你這段的說法, 我有...(恕刪)


漢壽亭侯就漢獻帝的名義

比劉備給的那些不清不楚的強的多

一小公司不就常見副總總監的嗎?

曹操的計應該就
劉備就宜城亭侯
給關羽弄個漢壽亭侯

兩個在爵位上就能比
那誰當老大?
矛盾不就加深了嗎?
三國演義只是小說,
根據小說去猜想他們的性格可以,
但是只是閒聊閒聊.

有時候羅貫中不見得想那麼多,
讀者倒是幫他加油添醋了.

話說寫這一本大部頭小說也夠累了,
光劇情安排,結構安排,人物刻劃,計謀設計都很傷腦筋了,
出現幾個前後不一的bug,
出現幾個很難收尾,勉強收尾的情節也就沒什麼了.

讀者實在不需走火入魔,
幫他的劇情又多做很多假設,
然候想一些連原作者都沒想過的事情就好.

諸葛亮如果真的只想三國鼎立,
那他在蜀國當個丞相享享樂, 獨霸西南豈不甚好.
何必先後五次北伐實力超過蜀漢甚多的曹魏
以致積勞成疾而亡?

hello
蜀漢靠蜀或靠漢呢?

諸葛亮如果不偶爾北伐北伐

那些本土派壓得住嗎?

拜讀本樓各位的大作觀點,雖然正反意見各自有據,先說聲受教了,真好的一樓,謝謝!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