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smalab wrote:
國外??以美國為例來...(恕刪)
每個人都要拿國外的薪資所得來相比台灣的薪水怎麼比的完?
老實說,要是真的要比的話,台灣平均大學畢業生薪水28000約合美金900,
好過一點讓你稅後實領900好了,在紐約一定餓死,繳房租都有問題....
除非你打三份工每份都領900,那就差不多,
不要懷疑,很多亞洲人都是這樣苦過來的.....
大家好像以為國外薪水隨便都是百萬年薪很好過,
是啊...我目前還沒有朋友薪水不是台幣百萬年薪的,
剛畢業進社會沒有三萬年薪的...大概都會考慮要不要繼續做下去...
大家還是過的挺節儉的...更不用說那些有家室的朋友了...
百萬年薪在台灣才好過,在這裡,剛好而已....
我也聽過 初入社會 十幾萬薪水在談的 當然學歷非常好
主要還是本事...
^^^^^^^^^^^^^^^^^^^^^^^^^^^^^^^^^^^
可不可請您多說明一下, 您"聽過"的初入社會, 十幾萬薪水在談的,
這是什麼樣的背景領域, 哪家公司會給這樣的待遇, 我實在好奇.
個人工作這麼多年還沒看過這種事, 實在我是太淺了.
簽約金數百萬以上有聽過, 不過那也是好幾年工作經驗的情況.
初入社會十幾萬薪水這就真的沒聽過, 即使是好幾年工作經驗的人.
大企業求才若渴 小公司便宜就好
^^^^^^^^^^^^^^^^^^^
其實我認為大企業並不像你想像的這樣, 希望優秀的人才加入是必然的, 但也不至於到求才若渴的地步.
畢竟每個員工都是個螺絲釘罷了.
有的員工非常優秀, 不只能扮演好螺絲釘的角色, 而且還會自己產生潤滑油, 激活其他螺絲釘.
這種人的確存在, 但都也是從扮小顆演螺絲釘開始扮演,
剛畢業的新鮮人就想讓別人對你刮目相看, 不是不行, 只是先想想公司裡面大你一屆, 二屆, N屆想證明自己能力的人, 再看看自己.
王建民再厲害, 年薪也是從小聯盟幾萬美金的開始的, 而不是一下子從幾千萬美元的大角色,
你說是嘛?
以為自己多厲害,多聰明,學習能力多強~~
我還記得其中一家公司HR面試我的時候問的一個問題
你覺得你的優點是什麼,我當時竟然回答:【聰明】......

當時碩士學歷還不像現在這麼普及的時候
我找工作一個月內面試槓龜超過10家......應該有15家左右....

槓龜到最後,也慢慢發覺自己的態度有點問題,開始修正自己的態度
結果後來面試兩家,兩家都中......

其中一家就是我現在做了6年多的工作
人都是在挫折中才會成長的~~
會有這種天兵,也是他當初在學校沒人敎的關係
或是當初在家裡、在學校表現優秀沒遇過挫折造成的
現在換成我來看新人
我覺得天份、能力不一定可以增強,但是態度絕對是可以改變的
改變你的態度,你的前途也會跟著改變
台灣十年來的薪水普遍不漲,尤其是新鮮人的薪水更是不增反降,
除了怪政府之外,還是得要問問自已的競爭力到底是值多少銀兩?
不要說別的,同樣的薪水,在對岸可以找到四面八方而來的耐勞耐操的精英,
單單看那個離鄉背景,出外打拼的精神,即使同樣是剛畢業的菜鳥,都會讓人敬佩。
你說,如果可以選擇的話,老闆會選誰?
講個例子,
前一陣子,母親的朋友要我幫他小孩子介紹工作,因為畢業在家"快一年"了(現在應該是超過一年了)
背景呢?
國立大學研究所(勉強算是國立,中部一所我後來才知道已經是大學的大學)
論文(我看,大概只有Letter的水準,放大字體,擠出個幾十頁。論文作什麼有時不是很重要,
只是因為他沒有工作經驗,只能秀這個)
然後,他的希望呢?
(我媽轉述他媽的…)因為他家住在台北,希望能找到位在內科的工作。另外,因為是研畢,工作的內容不
要太基層…
當時我的腦中只想到…
台灣的企業已經夠艱辛了,還是讓他繼續休息吧。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