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年輕人買不起房子是因為不努力? 還是房價太貴??

其實我覺得還要再加進一個因子: 房價未落在合理價格內

未必所有的年輕人是因不肯做導致薪水都不漲,或是顧著享樂導致錢都沒存下來,才不買房子
而是當下的這種價格"不值得"出手去買
價格是人喊出來的,尊重賣方的立場;但覺得貴的人,未必是沒能力買的
人不只不應該去買超出能力範圍的東西,也要懂得分析這東西值不值這價格

JimmyXyang wrote:
享樂?又要批評嗎你是...(恕刪)


雖然我也認為房價偏高,不過說實在的,每次看你的發言總是充滿著不滿跟偏激,你出社會也四年了,靜心思考一下,這樣的思考模式充滿著負能量對你未來的人生有幫助嗎??

roadmann wrote:
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的議...(恕刪)


年輕人好吃懶做,不夠努力,又常常花大錢買手機,相機,出國去玩

第一次聽到這種荒謬的鬼言論

人不能享樂? 那活著幹嘛? 為了買房?

台灣一堆慣老闆 加上資方控制政府媒體

整天洗腦 營造出年輕人都是草莓族

整天加班加班 甚麼鬼制度?
roadmann wrote:
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的議...(恕刪)
不是每個人都大公司,軍公教好嗎?軍公教也是要存錢的!

有想到父母那輩嗎?

有的人待的公司可以請調,有人不行,不是每個父母都有月退好嗎?

也許也要養父母,他不是大企業不見得可以請調,高雄便宜是沒錯,不過別忘了,政府和建商是魚水之歡,交融得很,,

看看桃園,竹北市,那不是天龍國為何房價如此亂?




結論是可以怪年輕人不努力,但我說白點,最好社會都是精英?有可能嗎?
01這邊很多人都百萬年薪的
新出手機,平板,單眼大砲...等 不停開箱
電腦顯卡一張1萬多,一支新手機2萬,一顆大砲鏡頭10多萬,一台"腳踏車"5萬...
電腦非I7不用,手機都要拿iPhone
還有開1百多萬以上進口車,高階音響喇叭一顆就要20萬...每個都好有錢
對於他們來說...買不起房問題,應該不存在吧...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句話現在已不復存在。

上一代為了買房子,日子也不會好過到哪裏去,

也知道背了二三十年房貸最後房子也是留給小孩,

這種歡喜做,甘願受的個性成就了下一代贏在起跑點。

反觀這一代,沒有人願意犧牲自己照亮下一代!

這應該要怪誰呢?

難怪有人說貧窮是會遺傳的,也並不無道理。
標題是重點嗎?
重點是房價在不崩跌往後的年輕人更加不敢結婚生小孩
倒楣的還是中低階層
能跑出國定居生存的也只有那些靠著18%的退休人員還有政客跟大老闆們才可以
說錯
沒年輕人貢獻稅金18%也沒錢可領~去國外過爽爽結果突然台灣破產沒錢可領也是要遭殃
爽的還是那些吃乾抹淨殺雞取卵拍拍屁股走人的政客跟奸商
自以為靠著早期的天時地利人和賺到幾間房子就來取笑現在年輕人的希望將來台灣有一天真的倒了你們也能跑出國繼續生活
PS:我老婆一直說想生第二個
我一直跟她說不要
生一個就好~好好培養我們省著點讓小孩往後可以出國唸書在國外工作能夠不回來台灣就不要回來
永遠都被政客奸商把持的台灣沒希望

roward wrote:
標題是重點嗎?重點是...(恕刪)


等你到美國住過後,你會發現美國也有同樣問題...

而且還有種族歧視,槍枝氾濫,青少年用藥氾濫,稅收不均等...更多問題要面對

到歐洲的話再加條青少年失業率

不過這些歐美國家風景倒是不錯
樓主已經把兩個答案都寫出來了
1. 年輕人好吃懶做...這種肯定買不起,用租的也可以過著很頹廢的生活
2. 政府無法控制房價...前面有人說,爺爺買不起、老爸買要背20年房貸、現在自己買要背30年房貸;不講別的,人家說60幾年時忠孝東路多便宜,開玩笑,還是買不起呀,我爸說當年能在老家蓋個廁所,就在村子裡很風光了!!

我的見解,大台北的房價很難有解,但要有品質,大台北地區房價比較高,是市場的趨勢,不可否認的,北部工作機會比較多,民國60幾年時,南部在種田,輕工業都在北部...年輕人都往北部跑;現在傳統產業都在南部,服務業都在北部...年輕人都往北部跑。

買房子跟買東西一樣,都希望「值得」,交通好、機能佳、環境優,我覺得這一塊政府要按演主要的角色
要做產業的調整-->現在的環境很難,但還是要做
擴大交通建設-->一般來說,從郊區到都會區的上班時間大約要花上60~90分鐘,我看過discovery說英國倫敦每年都還在以20公里的長度增加捷運里程,以台灣目前建設太慢、也欠規畫,如果中壢、八德、觀音...都可以有捷運到,市區內的房子就讓他繼續高,看他能高到什麼程度。
抑制房價-->政府抑制房價的措施效果不彰,我不是專家,有待其他人補充
環境-->因工作關係,我在加州、日本、廈門、上海...都住過,美國跟日本不用說,這些地方買房子對年輕人而言都不容易;可是,台灣的居住品質真的連廈門跟上海都不如(以差不多15年內的社區比),台灣社區有三害: 鐵窗、摩托車跟小攤販,摩托車沒有不好,可是真的要管理,建商蓋房子也不針對摩托車規畫。
監督建商-->政府做建設、建商開發、民眾購買,建商要有合理的利潤,如果涉及炒作,就回歸到抑制房價的問題了。


roadmann wrote:
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的議...(恕刪)

samsungdog wrote:
年輕人好吃懶做,不夠...(恕刪)



對!!沒錯!人生就享樂就好!!!?!!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