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19700301av wrote:
其實核4 不需要反.花那麼多錢還不能營運
用膝蓋想也知道黑幕重重~~~~~
應該也沒能力實際營運吧!!!
我也是這麼想....小地方都要貪了...這種中央從官員到民代到民間施工商都有大好處拿的大工程,投入了好幾千億的錢坑,不可能大家都不染指....
這錢坑很可能根本就是大家都曾拿過大好處的聚寶盆...
所以雙方各自擺陣演演猴戲...相互配合不讓他運轉...
改天可能口袋錢花光了,就又玩一次啟封/封存,大家都有的拿

.
太陽一天內投射到地球的能量, 超過一整年人類活動所需, 這些能量沒有變成熱能燒掉地球的原因, 是因為地球上的有機體(藻類)把這些能量鎖進地殼裏
.
人類活動的能源使用規模, 以及對地球影響的"值", 以星球等級面而言, 這個數字是0, 地球的有機體可以源源不絕把太陽能導入地下的原因, 在於地球本身自轉所產生的一切循環
.
藻類是現階段地球上對太陽能最大最有效率的消費者, 氧氣與二氧化碳只是影響有機體活動的效率, 其比重的相對變化取決於有機體對太陽能的使用方式
.
有些能源會隨著地殼運動進入另一種型態的轉換, 有些就直接躺在海底等待地殼運動這條輸送帶把原料送進地殼回收加工廠
.
無論如何, 能源守恆定律下, 使用人類科技可以取得的能源(可以燒的)已經源源不絕, 能源不是問題, 問題在於運送能源的方式
.
地球空氣的氧氣, 二氧化碳含量與有機體的耗用之間有著固定的平衡, 以星球級規模而言, 人類燒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規模太小太少, 比自然界產生的所需的二氧化碳還少很多
.
人類生產食物過程所製造出來的二氧化碳佔人類活動的總排放70%以上, 工業活動, 使用工業製品汽機車燒燃料連10%都不到, 燒燃料發電的值可以用0來算
.
市場機制下能源供應商有各種漲價理由, 但絕不會是"枯竭"這個詞, 最近發明的詞彙是"地球暖化"
.
試圖以安全能源枯竭為理由, 說服你使用另一種危險能源的人, 它一定在說謊, 而它的背後目的永遠擺脫不了政治, 即便它句句說的是經濟理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