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假裝隔壁店家的兒子來借錢~詐騙手法,大家小心

在現在這社會
學會冷漠

才不會被騙
哎...
拙劣有過多次類似的經驗,印象較深刻的是在公館遇到的一次。

猶記得那是高溫三十度的盛夏,一位年紀約十七八歲的年輕人趨前來問我,北車怎麼走?
細問後,就是錢包掉了,他打算步行去台北車站跟朋友會合,尋求協助。
聽起來很像詐騙的起手式。對吧?

我見他滿頭大汗,全身T恤濕透,
還沒等他開口,我就先把自己的悠遊卡遞給了他,裡面應該還有三到五百的儲值,
幫忙指出捷運站的方向,要他坐車過去。

那位年輕人跟我要電話住址,日後好寄還報答。
我告訴他:寄還可免,只要日後行有餘力也幫幫別人,就是最好的回報。

------------------
拙以為,這社會固然存在太多的謊言,但也不必因此對人性失去信心,
若有疑義,可參考前面多位版友提供的意見,大膽懷疑,小心求證。
或報警協助處理;或量力斟酌協助;又或是同八樓的例子,當場機會勸誡等。

下面這句可能言重了些,但還是想說:
以冷漠回應急難,雖然可以保護自己不被傷害,卻同時也在一點點的扼殺自己的人性。
以前讀書時期都搭公車上下學,有一天遇到年紀約小五小六左右的妹妹
……還沒打完就發出去


接續


她在路上把我攔下來,說她媽媽早上出門上班沒留錢給他搭車,要我借他坐車的錢

第一次借他了,爾後卻聽到搭同班車的同校學生說那女生出現好一段日子,也跟很多人借錢


後來聽說小朋友是因為父母工作忙欠管教,再加上小小年紀逃學多次………後來再沒看過她路上跟人借錢了
版主 ! 我住歸仁區也遇過 ! 但是是一個女生 , 感覺他們是個集團 , 而這個女生都鎖定新蓋好的房子 , 因為鄰居彼此不熟 , 所以會跟你說他是哪間姓什麼的 , 但真的也有這間這個姓只是沒這人 , 我猜她都是看人家信箱的信知道這戶人家姓什麼 , 我也學到一次教訓了 ⋯⋯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