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文山小藍也已經四歲了啊。
人的成長真是奇蹟,常常就在你不注意的時候,一個一個成長的高牆被跨越。
養一個孩子,最大的驚奇是,隨著他的成長,自己好像又重新長大一次。
透過她的眼她的手她的語言,再一次認識這個世界。
孩子,是神奇的時光機器。
有一個奇怪的誤解,養小孩一定得花很多錢。算一算,養一個孩子和養兩部車其實是一般花錢,但是你并不會期待車子給你什麼,車子帶給你的麻煩,尤其到他青少年 (十幾歲) 的時候會比一個正常的青少年多更多,而且最後車子除了噪音和危險,不會留給你什麼 (如果你開的是 EB110 那另當別論)。
所以我要說,如果你有一筆預算可以買車子,其實你應該先考慮養一個孩子。
孩子是不會磨損只會增加的奇妙恩典。
這個社會其實太強調競爭力,讓準父母承受太多不必要的壓力。總想說孩子要學小提琴鋼琴,要學英文珠算,要學.....,其實小孩真正需要的是陪伴吧。
因為要培養孩子的競爭力讓她和你都忙碌的不能相見,那麼又有什麼意義?
為了不讓這個奇妙的恩典消失,我和風冊相互約定,我們的休假都留給家庭,兩個人的世界,讓一個最親密的第三者加入。希望在她成年的時候,我的孩子能夠把她的童年,當作一生的珍藏,並且還能把這樣的溫暖傳遞下去。
於是我可以完成愛與被愛的需求。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小孩子的成長其實父母也只能做做榜樣,小孩肯不肯鳥你還得看他爽不爽

像我經理的例子來講:打從生了第一個小孩得就不煙不酒,下班馬上回家報到
老婆也把工作辭了專心帶,放假2人就一起陪他;也不過份寵愛,該扁該賞分
寸都拿好,BUT NOW?他家小孩現在煙酒樣樣來,連老爸都不鳥,你會
不會想哭



每每聽到經理談他兒子他總有種『不禁淚下』的感覺,他做錯了什麼?沒有吧!
唉~還真應了老一輩的一句話:有子沒子天註定,是男是女莫強求;生來好子
是福氣,帶來壞子要認命(台語)
髮型:OK , 眼鏡:TAG HEUER , 手錶:AP OFF ... 還缺什麼 ? 內涵 , 對了...就是內涵 ! 各位伙伴新的一年多多充實喔 , 別金玉
影響小孩一生最重要的關鍵是家庭教育
無論你怪老師怎沒把你小孩教好...
無論你怪社會怎麼把你小孩帶壞...
但影響他最重要的還是家庭...
愛他,寵他,為他改變都好,但是你不能因為這樣就認為你完成了為人父母的責任...
人有的時候會被"我以為"沖昏頭...
總會說:我以為這樣比較好...我以為這樣是對的...等等的...
但事實真的是你以為的那樣嗎?不盡然...
別人的家務事,不在同一個屋簷下,很難去釐清,更何況是一個只知道某方面敘述的外人呢?
這是我之前說過為什麼現在的父母需要再教育...
因為我過太多自以為對,卻是錯誤百出,不願改觀,執迷不悟的家長U_U...
我的觀念是
生是一定要生的
那 至於是不是一定要在台灣
在我家的小公主出生前我曾認真的想過這個問題
仔細核算過
如果要拿美國護照
大概要在美國待產2個月
生完作月子1個月
再加上小朋友的情形適不適合做飛機回來的考量
太座在美國至少要呆100天

把所有費用算下來加上醫療保險等等....
大概要花上50萬 而這個數字還有可能往上增加

問題是 生完小孩 小孩總要帶回來吧
那在台灣長大就跟在哪生小孩沒關係了吧
最後 小朋友提前出生

36 +5 (36週過5五天)
忙壞了我們這些新手爸媽 新手阿公阿媽 新手外公外婆 新手曾祖父曾祖母.....
現在 小公主三個月了
將近100天來的經驗讓我深深體會到什麼叫
"育兒方知父母恩"了
好像離題了 反正這裡是閒聊八卦區 再來給它離題一下
我家比較傳統 小弟忝為長子 我老媽一直想要個男娃娃
可是 這不是我能決定的

所以啦 有去過婦產科的都知道(當然是近幾年啦)
一大堆性別篩檢的技術來保證讓你生男生女
我念的是醫技 還待在醫院的時候做了N+1個case
說實在的 對成功機率 還真是不敢想像
因為 還是只有50%
管它IVF啦 體外受精啦 N+1種方法都不能保證超過5成(不知道會不會被揍

而最後知道性別不如預期時
承受失望最深的大都不是先生 大都是太太

我個人認為 自然最重要 男的 女的 還不都是你的小孩嗎?
小朋友長大愛不愛你 要不要養你 要不要跟你住
我並不覺得重要
重點是你要愛她吧
要教導小朋友長大了不要造成社會的負擔
不要造成別人的問題
這才是重點吧

ㄜ.....
離題真的越來越遠了.......*_*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