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dance wrote:是教職體系也有門派的分別嗎?師範畢業的比較容易上? 也是有分派別...現在師範的未必會比較容易上小弟太座今年第一次去當台北市聯合徵試試教評審委員...她算是要菜不菜要老不老的等級.他回來有說現在大多去考的大多是比較年輕的...35真的算是比較年長但是評審的標準並不是年輕就佔優勢主要還是要有自己的特色,照本宣科應該是鐵定不會上上台別搞緊張...試教都緊張了,那以後面對那麼多小朋友那怎麼辦如果還是想當老師,考不上正式的就先待私立的...每年去考吧就算10年後才考上,在私立的10年年資進公立後照算...算是補償吧只是現在老師並不一定是個好幹的職業...只是穩定而已
bcheng1 wrote: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有那麼棒的話也不會考6年都槓估吧orz 大大,您真的......此言差矣......一定沒有親自去考過國中小老師,您也不清楚合格國中小老師跟現有缺額之間的巨大鴻溝(未來少子化會使情況更嚴重)若都很優秀,都一定會考上嗎?日前新聞,國小考上的機率大概不到1%,國中老師考上的機率也好不到多少,到3%大概很偷笑了.這代表一百位去考試的老師,好吧,就算只有一半我們覺得他算是優秀教師,那也得刷掉四十幾人.但我們能說一百位去考的老師,裡面好的只有一半嗎?若您在教職體系呆過,我想您不會下這種判斷.您大概也不知道,獨招學校可以做手腳,聯招照樣可以做手腳?教育體系根本不是那麼乾淨公正的體系.這點我看太多了.我已經勸退以前我一位同學,不要再考了.現在還剩一位,今年大概也是努力第六年了!唉......
最愛高陽 wrote:獨招學校可以做手腳,聯招照樣可以做手腳? 獨招做手腳應該是沒什麼問題...聯招比較難一點,像台北市聯招,每個評審委員都是各學校派去的,誰會去,不知道且同一個時間試教或口試...都有好幾場同時進行...要私底下僑好...似乎太難了...
其實...當老師有什麼不好的啊???我住的巷子裡(只有14戶)...有一位大學教授..兩位高中老師..四位國中小老師....每天下班時間5-6點..就可以看到他們回到家了...現在是暑假..他們已經組一個團出國遊玩(已經出國一個禮拜了)...見紅就放...又不用繳所得稅..又有退休金...上班地點離家開車只要十分鐘....我不懂這工作有什麼不好????如果真的不好...我想每年不會有一大堆要擠進這個窄門吧???
其實應該要檢討一下 到底為何考不上通常第一關是筆試不管有多少人應考 就是取錄取人數的2-3倍例如1000人報名 錄取名額10 筆試後只剩20-30進複試20-30人再經過試教 口試 取最高10名所以你朋友是哪個階段沒過呢?如果連複試都沒進 那就要加強筆試 也就是讀書如果進了複試但沒錄取 就要加強試教 口試技巧然後他的學校及本科系是什麼?如果是師範系統要找其他工作恐怕也不簡單
阿勳2736 wrote:有一位大學教授..兩位高中老師..四位國中小老師....每天下班時間5-6點..就可以看到他們回到家了...現在是暑假..他們已經組一個團出國遊玩(已經出國一個禮拜了)...見紅就放...又不用繳所得稅..又有退休金... 你說的有幾樣不是很正確目前還不用繳稅的只有國中小老師,但是如暑期輔導,或是額外的費用是要報稅.高中以上是要報稅的混一點的老師是真的4-5點就可以閃了,不過..在太座學校這是少數..那些大概已經教了20年有了吧退休金,當第一天老師開始就已經有扣自己的退輔基金...換言之,那退休金是自己的錢,跟那勞動退休金是一樣的
小建 wrote:為何您的價值觀要扭轉別人呢?!您朋友說不定就是有教學夢想啊...(恕刪) 如果真的有教學夢想, 那我可以告訴您, 搶破頭的是公立學校, 私校的教師在入行這一關則不會這麼艱險.非公校不入行, 多半也是因為工作環境的考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