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ala543 wrote:SC出來時被lapping(套圈? 就是落後一圈以上,也是back marker)的可以超車先跑,目的是不要在重新開賽時擋住互相競爭的領先車陣。...(恕刪) 是喔?可是讓慢車先跑還不是一下又被領先車追上咁有差?
光之傳承者 wrote:切西瓜的話要加秒數嗎??....(恕刪) 正賽時不用,但是如果有因為"切西瓜"的動作而把排名在你前面的車超掉,要把位置讓回來,不然會受罰。(應該是"得來速"一次........)但是在排位賽時就.....嘿嘿........前幾天 N. Heidfeld 就做過示範嘍,他"切西瓜"的那圈成績被大會給取消了.....
在比賽中切西瓜,如果有因此而超車的話,要把位置讓回去。洗拿事件比較直接的影響,好像是車體離地高度有規定,靜止時至少要 5 cm。另外好像在那之後, safety car 都用得比較好?PS:洗拿是因為跟在太慢的 safety car 後面,輪胎溫度不夠導致胎壓降低,比賽中車身觸底而失控。
光之傳承者 wrote:那黑旗是什麼意思阿...(恕刪) 請參考!!F1旗幟語言多懂一些F1的規矩...看F1會比較多樂趣喔...我老媽當我在看F1時就會說...又在看鬼哭神嚎了...她還比較喜歡看MotoGP勒(雖然她都不看..只是走過去時,瞄一下時對兩者的觀點)
洗拿車禍事件後最重要的影響應該是1.重視車輛安全,94年聖瑪莉諾洗拿身亡後隔年駕駛座兩旁多出鼓起的車手防護區(95,96,97的車都很明顯)2.降低馬力輸出,95年開始改採3000cc V10配置,89~94為3500cc V10/V12 ,06~改用2400cc V83.賽道的減速灣增多,用以降低過彎速度洗拿事件後F1開始重視車手安全,其實94年聖瑪莉諾週六週日死了兩位車手只是大家都記的洗拿,而忘了前一天週六排位也撞死一位車手至於成效大不大拿99年大舒300km沒煞車撞牆結果只斷條腿來看車輛安全應該是增加不少至於車手頸部安全裝置是由美國CART引進到F1的安全裝置記得是05年開始使用用以固定車手頸部,避免車禍時過度拉扯造成頸部扭斷的安全設備使用位置在車手肩膀上,碳纖維製成,有拉繩固定車手安全帽F1一台撞掉後,比較嚴重的應該是車子的碎片和飛出去的輪胎和零件碎片容易刺穿後車的輪胎造成失控至於飛出去的輪胎曾在98年就有砸死場邊工作人員的事件發生後來就規定在四輪上面都有細鋼索連結車體,避免車禍時輪胎亂飛F1速度和安全是互相牴觸的,速度越快就越不安全,但是賽車就是要快才好看這也是FIA和各車隊的意見紛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