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就差在品牌形象還有售後服務.
大家自己回想不用太久10年前 有多少人知道Samsung, LG這些韓國品牌?
就算知道... 通常在考慮採購家電也不會列入考慮.
但曾幾何時... 世界各國報章雜誌,廣告看板, 國際級賽事贊助等...都看得到這韓國這幾個品牌的廣告.
但是大家自己看看, 出國看得到多少台廠的廣告? 國際級賽事你看到多少台廠贊助?
台廠根本自己也不在意企業形象.
拿我先前在澳洲來說, Acer,Asus, HTC 大概是當地比較知名的廠牌,
結果鮮少看到廣告, 要維修時維修點或是代送修點都一問三不知, 自己上網查, 找Google Map 開車一個多小時才找到小小的授權維修中心,門口也沒明顯招牌.
日本公司甚或是上面提到的韓國品牌 到處都看得到廣告, 專賣店一堆, 要送修也很方便.
今天你是澳洲人, 你會考慮比較便宜,知名度高,又好送修的韓國產品
還是 "好像有聽過" 但比較貴 的 Acer, Asus & HTC?
況且知道 Acer, Asus & HTC 為台廠的人少之又少,
我十個朋友有8個以為是中國公司
(事實上產品上面與內外包裝都只寫Made in China,人家Apple 至少還會加一句美國加州設計 )
另外你講到與中國合作闖進世界...
坦白說中國產品的品牌形象營造與售後服務還在起步階段,
大部分的廠商還沒想到拓展海外市場, 因為光他們國內10幾億人口的市場就賺不完了.
因而你會在中國看到很多不錯的產品,但在國外絕對買不到.
拿HD液晶電視來說, 前幾天到四川, 看到幾個品牌, 無論是外觀與介面設計都不輸韓國機了,
(以前曾用過一些雜牌電視,不說外殼,遙控器設計粗糙連轉台都很慢)
但人家壓根沒想要賣出國.
不過未來的事情很難說, 說不定哪天發展到一個程度,
全世界都會改用中國貨.
這目前已經是趨勢了, 單就行動通訊而言, 澳洲很多基地台採用的是華為等...的產品,
與電信業者搭售的網卡還有一些低階智慧型手機也很多是華為這些中國廠的.
台灣不是有很有名的"傻多" 嗎?
當時在澳洲想買一組旅行分享器來玩,最後是透過PChome全球購物買到的,
與原廠聯絡想買澳洲規格的插頭還一問三不知.
反觀一些中國廠的,就算沒有自己架設購物網頁,
你上淘寶或eBay買最新機種與各式配件,算一算比PChome全球購物便宜,
而且同樣5個工作天天內送到澳洲,還附澳洲規格轉接頭.
所以我很多澳洲朋友都是在eBay買家電,買科技產品,
因為大部分東西都有英文說明, 送到澳洲含運價比在澳洲買還便宜,服務又不錯,要退貨要換貨都沒問題.
我要說的是, 台廠在品牌形象的營造上已經輸人一截了,
如果在銷售通路,售後服務與保固方面不加油,
會逐漸失去競爭力.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