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如果台灣小學班級也能力分班

布雷爾 wrote:
在台灣 ,B 班的學...(恕刪)

我覺得學生跟家長都有責任,A+班入學是要考試的,
其他學生一年級時也是常態分班,再從中競爭,
二年級時A+班也會去蕪存菁、吸收更優的學生,

雖說行行出狀元,但台灣的環境就是唯有讀書高,
不想被放棄就先別放棄自己,
很多時候多讀10分鐘就能從59分變60分了,
某些人很會考試,不會考試的也是努力讀就有成果,
分數多少就是多少,學生只有這點比較公平。
要當虎媽、狼爸、恐龍家長??
A+班的確有這種走後門進去的,但成績出來高下立判,
二年級分班時這種走後門的自然會被淘汰,
A+班分到B班的不是沒有,要留下就拿出成績,能留下當然都有一定的實力。

ChenKen7 wrote:
現在就是沒有能力分班...(恕刪)

只能說現在台灣的教育辦得很差,
大家都是大學生,連7分都能上大學,
找個國小生隨便畫卡也拿七分。

私校...我不好說,我不知道北市或其他地方的私校辦得如何,
但我這縣市,私校只分兩種,
一種只有一間,就是PR80以上才能進去,
國立大學的錄取率不比PR80以上的國立高中低。

另一種是拿健保卡便可入學,大多為職校,主要拼的就是實習實作與校外名次,
要國立大學/科大...不算技優保送或繁星計畫...一屆有5~10個就要偷笑了。
newshunshan wrote:
大家都可以念大學, 那和高工有差嗎

以前公立大學, 學費便宜, 設備又好, 連廁所都好到不得了
那個沒教改, 大學錄取率1/3, 公立大學只收前10%的學生

我去看別的學校有沒有經費, 看廁所就知道
私立學校的都很差 ...(恕刪)


現在表面上是"大家都可以念大學"
但事實上, 大家都可唸老國立嗎?
更不用醫牙中藥獸等提嚴格總量管制的系了..
那些嚴格總量管制的系, 幾十年來招的學生到現在就是那麼多, 高教膨漲對他們幾乎沒影響..
起薪還是很高.也不用唸啥研所.

以前整體大學教育是菁英教育, 甚至想考上公立高中也不是易事...
公立高中數成長三倍以上, 大學及獨立學院成長四倍以上..
經濟學上的供需問題, 供給多自然價跌, 這也是嚴格總量管制的系不受影響的原因.

現台灣一些私立大學的廁所設備也相當不錯!
狂招一堆學生, 又拿教育部的補助...
錢可多著呢..

台灣的家長大都不承認自己的小孩笨
都會說我的小孩很聰明
只是因為交了壞朋友 XD
老實說以教育的角度來看
應該是有要能力分班因材施教的好

但是扯到以前的能力分班其實也不是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大部分分到B段班的 很多老師就放棄了..
所以也不見得好到哪邊去

在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前提下
我贊成分班..

fisheriestw wrote:
現在表面上是"大家都...(恕刪)


對呀, 之前面試人時, 聽到很多根本以前不存在的大學, 實在有夠困擾, 有些聽到校名還以為是以前的高職, 所以心中還是以老公立大學還有老私立大學為主, 就是東吳輔大淡江為優先


Shadyside wrote:
老實說以教育的角度來...(恕刪)


對呀, 小女就是'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其他學生沒有被放棄, 只不過上符合自己程度的課程
除了一位同學學習有困難, 其他同學都有B到B+

英國家長很少虎媽
老中與印度人才會對教育很要求
newshunshan wrote:
對呀, 小女就是'因...(恕刪)


我曾經看過的事實,放牛班跟普通班的學生學測成績比升學班的還要好,考滿分咧。我們是國中升高中第一屆學測的白老鼠,當時還沒改最高分是300分,學生再由自己的成績去骯勞自己要讀什麼學校。所以到後來我不曉得台灣的學校是要分什麼班,既然放牛班跟普通班的都可以考的比升學班的還要好,那為何要分班?

讀書真的是命,強迫不來的,就像樓上說的,有人可以多讀10分鐘就可以59變60分,但多數人卻不行。我也有看過我同學是天才,他平常不看書,只要考試前三天看書就能每科考滿分。我也有看過有人是讀書讀到後來會偏頭痛,看到書就一定頭痛的,但是他成績很好,成大電機系。

直到我出社會後才發現,邊工作邊讀書才更頭痛,因為我之前的工作是要我們邊工作、回家還要努力的線上上課...
Shadyside wrote:
老實說以教育的角度來...(恕刪)


我覺得以前的能力分班算不錯了,
大部分的老師、資源也有為這些有專才的學生開一道門,
像音樂班、繪畫班、體育班、數理資優班...
記得以前班上有個學生,成績不怎麼樣,但是會跳舞、也參加過表演,
老師、學校在各方面也是提供最大的方便與資源,包括練舞、表演的安排與升學管道,
最後那位學生靠跳舞保送到較好的學校的學生,這在意義上也算因材施教吧。

B班就算不讀書,只要不影響其他人,老師也不太會管,
但很多學生真的是爛到會影響其他原本還在努力的人,
睡覺、看漫畫、玩電動算小咖,打牌、吃泡麵、甚至火鍋....
老師要提醒還要擔心被嗆被打,
要通知家長更要擔心某部分的家長跟孩子一個樣,不把老師放在眼裡。

老師能怎麼辦,這學生還管不管?書還教不教?
最後還是只能靠成績分類,前面幾名就坐前面,還能自己挑位置,
想要不受影響就考好,想要讀書就考好,
秩序上老師不會多說,課堂上講的內容也都一樣,不懂也可以發問,
聽得下去就是你的,不聽也沒關係,反正我教過了,有教無類阿。

Loompster wrote:
我曾經看過的事實,放牛班跟普通班的學生學測...(恕刪)

不巧,我是第二屆,先說一點,特例並不能反駁通例,
我也看過公立高職的校榜首出在"補校",據我所知該學生白天就是補習,補3年考上台科大。
這種例子不多,班級間的平均成績差距不是靠一個滿級分就能彌補的,
若全班半數都有平均之上的水準,那也不用叫放牛、普通班了。

多讀10分鐘讓59分變60分並不難,僅1分的差距,但也是及格與不及格的分別,
若多讀10分鐘不能多拿1分,多讀1小時也拿不到嗎??再不行就多讀2小時,
不會考試、腦筋不好,總不會連努力讀書也做不到吧。
我上面的例子,不少人是這種努力拿分數擠進A班的,有沒有心做好的差別就在這。

newtoeic wrote:
我覺得以前的能力分班...(恕刪)


讓大家猜, 英國小學最會念書前三名種族

第三名: 華人
第二名: 印度人
第一名: 愛爾蘭人

想不到吧
newshunshan wrote:
讓大家猜, 英國小學...(恕刪)


其實台灣的學生很可憐,想學/有興趣的科目都被綁定了,
國、英、數這類科目叫基本,
其他會考的科目叫拿分,
藝術、技術、體育..這類則叫不考/不賺錢,被拿去當其他考試科目使用是理所當然,五育並重??
全台素質/分數最好的高中生大多選擇醫科、警大,
一個行業薪水高、另一個超穩定,其他工作沒保障、薪水也低。

帶領社會/國家的也各有所圖,
整個社會無法達到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老實說很可悲。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