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討論]如果台北市大力推行腳踏車當交通工具如何?

我覺得相關配套應該要先出來吧~
而不是只有想說國外怎樣怎樣,

今天我問了隔壁同事一個問題:我想要騎車(腳踏車)上班,
可是我家住山上,那我可以搭公車然後把腳踏車一併扛上公車嗎?
同事看了我一眼說:你以為你在美國阿? (美國的某個城市,公車是可以掛腳踏車的)

我又問了一句,如果我千辛萬苦到了捷運站後,
捷運總可以帶腳踏車上車吧?
同事又回:可以,但是只有假日,而且一趟要一百

一百!要一百!!!
擺明了就是鼓勵大家假日牽著車,搭捷運到淡水騎車而已嘛...
一點都不懂這樣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我是開車一族 公司在敦化南路2段 我家住中和

家裡跟公司都有停車位 所以我開車上下班

前一陣子 我也嚐試騎腳踏車上下班

但不得不放棄 當通過福和橋機車道的時候實在太危險了

很多人 我想是以時速80以上從我旁邊衝過去 常常差點掃到我

為了小命 還是開車好了

如果有個專用道 我倒還是樂於接受騎車

運動+低污染 都對大家好

等紅燈的機車廢氣 也是我放棄的原因 嗆死啦
親愛的各位大大
我不是台北市人
我家住新店而且是靠近烏來的新店
公司在松山火車站旁
其實騎單車上下班並不難
一點也不難
開始之前我也以為很難
其實真的一點也不
如果有能力,體力能夠負荷這絕對是個好的選擇
如果不能,也請鼓勵已經這樣做的人
畢竟要說風涼話太容易
對的事情即使不做也千萬不要下一堆負面的註解
事在人為,有個女孩子相信只要自己堅持騎乘腳踏車上下班
在越來越多人加入以後大環境勢必會為此而改變,於是無論刮風下雨都騎著單車
我也這樣相信,至少...從我開始騎車上班到現在,發現同路段有越來越多單車騎士出現
沒開始不知道簡單,我哥試過一次之後也說要去買一台來騎
他和我一樣,覺得騎單車上班心情更好效率更高
感覺不錯~政府的錯在於施政愚笨、我們的錯在於未把對的事變成"眾人"之事
期待各位一起加油
摩托車不消失(管制),腳踏車不可能有生存空間(摩托車多方便啊!!)
xissac wrote:
有時等公車還會有兩三班同路線的一起來,這是否意味欠缺妥善規劃?

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
這是個很有趣的實用數學問題
更何況公車一次來三班能搭上的機率會比一次一班還要大很多。








什麼!!!
說我在虎爛 打嘴砲@#$@#&*^&(*)@$%..................
這是有科學根據的
買本書來看看吧!
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 <----------- 別懷疑書名就是叫這樣
☑發問者發誓會在問題排除後回版上回報,否則連續三天大便都不順暢。
小妹大的專長就是在空氣中作畫,看的大家一頭霧水才覺得高深莫測.
推廣自行車絕對是好事啦,只是要讓自行車成為台北市主要交通工具
起碼有幾件事要做:
第一是汽機車減量,汽車有專門路線問題還不大,初期先減個30%即
可,機車才是大問題,起碼要減個90%才有可能規劃出比較像樣的自
行車道,及騰出足夠的空間讓自行車停放.
第二是道路淨空,主要道路及人口密集區的狹小道路巷弄一律禁止停
車及推放物品,空出道路才能讓自行車安全的行駛.
第三是大眾運輸工具跟自行車的進一步整合,部份大眾運輸工具部份
騎車的運行方式,大概比較符合多數人的實際交通需求,以前在美國
公車前後都有折疊的車架讓騎士放腳踏車,這應該算是一個例子.
第四是建立自行車的車籍資料,有了車籍資料可以第一步地增加竊車
的難度,自行車多了難免有交通糾紛,有車籍資料才能處理.

應該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吧,不過光這幾點就不知道要幾任市長才能完成,
當然也不是不可能啦,就看誰有那個魄力起這個頭了.


公車,砂石車,計程車,遊魂老人都是腳踏車的天敵
SonyEricsson T630/K800i iAUDIO U3 HP iPAQ 4700 Dahon MU SL ^_^
頭號米蟲 wrote:
...............
交通單位說:腳踏車亂停但是因為沒牌照 所以無法開單告發
..............

所以說台灣官員不用心就是不用心
上次去日本
在吉祥寺車站前面看到腳踏車的取締方式
警察會在違規的腳踏車上上大鎖
掛個牌子跟你說要附近哪個"交番"找警察開鎖
到了交番會有什麼事就不用說了吧
有可能嗎????????????


台北小偷那麼多...............



我曾經買過一台腳踏車......


不到一個禮拜就不見了

何不立法不准生產摩托車來得迅速
其實台灣的經濟是中小企業
由一部摩托車與一支電話來形成的
所以有些事情並不能由某些方面來推測

你知道許多快遞公司必須靠機車來完成任務
而一公升的汽油可以讓機車騎多遠嗎
起碼有30-40公里
公司帳務若交由郵局來寄送
每一封的成本至少50元(以掛號來寄送)
還沒計算人與人之間的交情淡薄所損失的經濟效應
所以機車可能無法在短時間來消失
除非政府願意來全盤降低大眾工具與郵資
否則這將是個無解的話題

腳踏車是個很好運動工具
但是在要求快快快的社會
可能還需要人民全面將步伐放慢才有可能實現

加上台灣是個雨水相當豐富的地方
有時一場大雨是其他國家一年的降雨量
下雨天的不便可能不是你我都願意騎腳踏車的時機

想辦法如何開發乾淨的能源可能可以減低對環境的衝擊的最好對策
大家共勉之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