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普通大學與科技大學有何差異?


yu_gimmy wrote:
這些學校真有那麼慘嗎...(恕刪)

我以為康寧是賣玻璃的
聖約翰是2437

charakahoshi wrote:
1. 科大的前身是技院,不是專科,專科學校先改制成技院,技院再改制成科大(技院和科大是同樣的學制,但是要4個學院以上才能改制科大)

2. 專科學制的確是變少了,但是高職的升學管道沒有變少
這些二專都改制成了科大(四技),職校生畢業的選擇還是一樣多
還是你想說的是國中畢業生走技職的選擇變少?
我唸書時政府政策似想把職校普通化,進職校根本學不到真技術,都升學導向
社會主流價值也偏好普通高中、大學,所以技職路線變窄大家根本不在乎,事實上就連排名第一的職校也很少能收到程度好的學生
(恕刪)


那是否表示科大裡的學生都來至職校,如是的話,難怪一些鄉民對科大生那麼不以為然..!

職校生如要報考普通大學漂白,有哪些管道?

yu_gimmy wrote:
小弟知道科技大學的前...(恕刪)



如同很多公司都愛取名  XX科技公司

事實上有多少是真正在做科學技術研發的~還是只是裝潢高級的代工廠房

我想大家心知肚明

yu_gimmy wrote:
職校生如要報考普通大學漂白,有哪些管道?

我就是國立科大畢業的
以我們當時來講
有一些教學很厲害的老師
如果願意學的話,技術能力的訊練會十分扎實
PS: "如果願意學的話",都讀到大學了,想不想學是你自己的事,老師們是這種心態

但是最近回去學校
老師自己都說現在學生的態度大不如前了
所以我覺得科大就算是國立的,現在也只能看前兩名的吧

學歷想漂白就跟讀私立大學的一樣
去拚一個國立大學研究所囉
最好是台清交成三中

yu_gimmy wrote:
這些學校真有那麼慘嗎?
我不 GOOGLE 憑印象都大概知道一些學校


當然 我是中部人 稻江跟中州我當然知道

但是 北部南部那些改了亂七八糟的名稱的 我還真的不知道

就算沒改我也不知道
沒有推不倒的女人,只有推不倒的價錢
charakahoshi wrote:
我以為康寧是賣玻璃的
聖約翰是2437
靠腰
charakahoshi wrote:
我就是國立科大畢業的
天大地大?
yoyopp wrote:
插花問一下啥是新臺北大學
有這一家嗎?
我只聽過三峽那一家臺北大學,聽說分數不低
Stallings wrote:
我只聽過三峽那一家臺北大學,聽說分數不低...(恕刪)


三峽那所台北大學來頭可不小,他的前身是位於北市民生東路的『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很多老司法官(法官、檢察官)及律師都出自此校...

yu_gimmy wrote:
小弟知道科技大學的前身大都是專科學校,專科學校主要招生對象不是國中畢業生(五專)就是高職畢業生(二專),高中畢業生就報考普通大學,這些年來感謝政府德政,專科學校都晉級為科技大學了。

小第一直感到吶悶,專科學校都晉身為科技大學了,職校生升學路不就變窄了,職校畢業雖然也可報考普通大學,畢竟職校與普通高中學校課程不同,這樣就成了一個不公平的競爭..

另外普通大學與科技大學裡的課程與師資或設備有何不同嗎?


在早期原本的體制下 傳統大學與科大的課程差異就如同前面網友分析所說
一般大學的課程與教學 較為著重在基礎理論部份 科大的課程較為偏重在應用方面!
這說法我認同
但就現在來說 各大學競爭與時俱進 風格導向也變得與以往不同 應可說是理論與應用並進!

至於我想回覆的另一原因是 會讓那麼多專科學校紛紛在短短數年間升格改制成科大或技術學院的原因
除了各院校有強力的辦學企圖心之外... 就是
在台灣少子現象的衝擊下 若存在這麼麼多大專院校 勢必會陸續倒掉很多學校
唯有的發法就是廣招海外生 不然無法生存、延續 以至於現在那麼多陸生會進來
其實這大家不必反彈陸生的到來 因為這未必是國家政策來主導的 其實是有很多因素、需求下
國家必須採開放政策來應變的作為之一!

再來 要對海外搶學生 若不是間學院以上的學校的話 那恐怕也難以招攬吸引海外留學生來台
所以 大家都搶著要升格改制 這也是其中的原因現象之一!

這改變應不至於讓高職體系的學生產生升學選擇不公平 反而是造成大學缺額多到現在不夠國內學生來填滿了
呵呵~ 或許大家都還一直拿7分上大學的故事來酸 其實心酸的不只是學生素質低 而是學制改變得太過不切實際 為了維護利益 而打破適著生存的常理 政府也都放低門檻做好人 而造成的詭異現象!





yu_gimmy wrote:
這些學校真有那麼慘嗎...(恕刪)


康寧大學 指的應該是 立德管理學院 ...

位於台南的那間 ...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