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tin.lee wrote:
看現在的朝野惡鬥政治亂象,有點感嘆,人類的政治思想好像跳脫不了這些模式....
其實裏面整篇故事, 充分暴露了專制政治的好與壞, 民主政治的好與壞.
pk99 wrote:
田中不愧是殺人的田中啊。。。。。楊死的太窩囊了。。。。。
我倒不認為, 田中芳樹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階段性人物都死在該死的地方.
而且, 同盟軍的主角是 Julian Minch, 不是 Yang Wen-Li.
例如 Siegfried Kircheis 就剛好死在一起打倒舊帝國的勢力時候,
這個時候不死, 打同盟軍一面倒就沒戲唱了,
同時可能變成 Bahl von Obeistein 最痛恨的第二號人物,
可能找個機會清君側了.
austin.lee wrote:
我比較有印象的是,萊茵哈特接受建議,默許一個星系人民的毀滅,
然後派出偵查衛星記錄起來做做為宣傳工具及手段.....
哀.... 如果是我,我會有51%做一樣的決定,49%不這樣決定....
這個就是他的軍務大臣 Obeistein 的傑作, 而且是先斬後奏,
間接造成 Kircheis 的死亡.
不過呢, 我倒是蠻欣賞這個時候還能冷血的 Obeistein.
怕熱就不要進廚房, 政治不可能不沾鍋.
動畫版裡面 Reinhard 倒是事後才知道.
mifa wrote:
印象最深的一場戰役(戰役名稱忘記了)
明明楊威利的戰艦已經衝到萊茵哈特的面前了
只差一步就可以擊敗萊茵哈特
但是接到投降命令而沒有攻擊進而投降,當時心中覺得這.....太聽話了吧
Yang 的做法是正確的, 軍人只有服從, 否則跟他之前痛恨的軍國主義沒有什麼兩樣.
Yang 最後反叛同盟軍, 也是自由惑星同盟先負他.
而且事後證明他的做法是對的.
如果 Reinhard von Lohengramm 死在那邊,
可能 Fritz Josef Wittenfeld 會瘋狂轟炸 Heinnesen,
那個軍務大臣可能會讓 Yang 斬首示眾....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