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中國的成語,好像都出現在宋朝以前?


Tarunaka wrote:
最近發現一個有趣現象...清朝基本上沒成語。民國也不產成語。
(恕刪)
有,殺朱拔毛.勿忘在筥....

Tarunaka wrote:
這個錯別字,出現在成龍出資、大陸拍攝的電影「辛亥革命」。

不是什麼網路火星文。

我只覺得納悶:大陸人被簡體字搞得「複」、「復」不分也就算了。這部電影有這麼多港台人士參與,也搞不懂?

...(恕刪)

好像就是這一部電影「辛亥革命」,大陸拍攝的,主要角色沒有大陸人.


ceesee wrote:
雪泥鸿爪不是宋朝的?複復不分只是简化为复了,这是字体原因,又与文化扯上了?大陆深谙中华文化的还少吗?中华文化会在台湾吗,谦虚的美德完全看不到,有些人不过佌佌彼有屋罢了...(恕刪)

複復本就意義不同,怎與文化無關
台湾的謙虛去到大陸已經被改冠上"呆胞",差別就這.
尼斯 wrote:
有,殺朱拔毛.勿忘在...(恕刪)


"毋忘在莒"其實是源自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

還有宋朝以後的成語其實不少,以清朝為例有"道貌岸然","蛛絲馬跡"等等(參考http://my.chinesehelper.cn/article/200907/17291.html)

尼斯 wrote:
複復本就意義不同,怎與文化無關


這種沒什麼好爭的
一般使用時誰會單獨使用一個字
總是會另外搭配的
這樣文字組成的意義不就可以看出來了

smillcat1219 wrote:
有阿...."逆轟高揮"





圖片來源:網路
竹影掃階塵不動 月穿塘底水無痕

-= xXx =- wrote:
圖片來源:網路...(恕刪)


大家怎忘記

謝謝指教

可能是因為明,清朝有文字獄的關係....
文人不敢創作...
換個角度想,
警總在的時候,文學創作,文化...
連講台語的都不行了...

高雄A鮭魚 wrote:
可能是因為明,清朝有文字獄的關係....
文人不敢創作......(恕刪)



就算是描寫專制時代,也能產生特殊的時代成語。

「苛政猛於虎」不就是專制時代的產物?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不也是?

文字獄不該成為理由。

Jackou wrote:
還有 "謝謝指教" ...(恕刪)


還有"依法行政"、"父親節耶"、"很過分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