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瞎扯了。一、2012年某些媒體刻意說台北體院游泳池是為了世大運興建,事實上,台北市申辦到世大運是在2011年,而北體泳池早在2006年就完成設計發包,當時怎會知5年後能申請到主辦世大運?兩者根本沒有絕對的關聯。二、依照新工處公告資訊,2007年開工的北體泳池內容包含:1.25x50m國際競賽標準游泳池乙座。2.25x25m國際競賽標準跳水池乙座。北體校長鄭芳梵透露,泳池興建計畫早在1997年就開始,當年主要目的是學校教學使用,也確實符合國際競賽泳池標準。三、國際競賽泳池標準在2010年突然修改,新規定泳池四周間隔至少要7至10公尺,可是北體泳池距離跳水池間距僅5公尺,差了2公尺,但工程已完成,不能更改,所以沒辦法用作後來的國際賽事使用。這樣就被一些人痛批說2007年蓋了一座不能用作2017年比賽的泳池?..........那以前蓋的房子統統不符合現在的新防震標準,那是不是要怪當年所有的建築師、建商都是腦殘,幾千棟公家機關建築浪費了公帑數百億??現在正在蓋的房子也可能統統不符合10年後的新防震標準,難道表示現在的核准施工的公家機關都在擺爛等以後的政府善後??北體泳池明明已達到當年規劃的主要目的,使用率高得很,還可以用很久很久,只是不幸沒法一魚兩吃,滿足5年後才修改的國際標準,這樣就被誤導連結,冠上"浪費12億"這樣的罵名?故意看不到真相是嗎?我看就算世大運能用,可10年後規定又修改了,變成不符合2030年的國際賽標準,一些傢伙可能還是一樣會罵前政府....."浪費12億,讓別人善後",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