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 x 15萬 = 375萬 ......退職所得視為零
500萬-375萬=125萬 < 25年 x 15萬 =375萬 ....退職所得減半計算125萬 x 1/2 = 62.5萬
故退休當年度退職所得為62.5萬,連同其它各類所得合併計算當年度綜合收入,扣除免稅及扣除額後,為當年度之應課稅所得,乘以對應之稅率為當年度應繳之綜所稅。
以上之例子只限雇主提撥部份,自提部份不計入所得,也無稅賦問題。
若退休金採分年領取之方式,退職所得一般而言較一次領取來得為低。分次領取65萬元內為免稅,換句話說,每月領取之退休金不超過5.5萬(65萬 / 12月),就不會被課徵到綜所稅,或是每月領取較高之退休金,但搭配其它之免稅及扣除額,也可達到節稅之效果。
但要一次領取或採分次領取,就依每人之考量做不同之規劃了。
GOLDHAN wrote:
記得好像退休金好像滿60歲時且年資滿15年時,不能選擇一次領完 (有錯請更正)
只能按"季"領"月"退休金....
沒錯~~不能一次提領...
所以不要以為退休後有一筆錢可以運用...
只能每次領個少少幾千元而己...
除非是生活不濟...不然這筆錢根本就是不關痛癢...
grezzo wrote:
建議你研究一下複利效果,你就知道你現在的一,兩千元可以在30年後
為你賺多少錢,時間就是金錢在投資理財來說不是告訴你時間多寶貴,
而是時間就能幫你賺錢.恕刪)
每月存2000元 (那月薪大約33000元)
年利率2.2%,按月計息,計算30年,複利計算
利用網路找到的程式計算
(http://www.leadware.com/calcheck/ratesintpay.html)
到期本利和 1020366
= 本金 720000 +利息 300366
存了30年利息不到本金的一半
每月存6000元 (那月薪大約100000元)
年利率2.2%,按月計息,計算30年,複利計算
到期本利和 3061097
= 本金 2160000 +利息 901097
你也可以用下列公式計算
(1+k)^n-1
PMT × --------- × (1+k)
k
PMT = 每期投入金額
k = 報酬率
n = 期數
複利之所以厲害,利率要夠高,否則時間會拖很長,財富才會增加一倍
而且別忘了,台灣有高額的遺產及贈與稅
再加上通貨澎脹,這些都會抵消複利的效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