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勞退新制自願提撥的6%是否可抵明年的所得稅?

舉例來說好了,若服務年滿25年,一次共領取退休金500萬元,退休當年計算退職所得如下:

25年 x 15萬 = 375萬 ......退職所得視為零
500萬-375萬=125萬 < 25年 x 15萬 =375萬 ....退職所得減半計算125萬 x 1/2 = 62.5萬

故退休當年度退職所得為62.5萬,連同其它各類所得合併計算當年度綜合收入,扣除免稅及扣除額後,為當年度之應課稅所得,乘以對應之稅率為當年度應繳之綜所稅。

以上之例子只限雇主提撥部份,自提部份不計入所得,也無稅賦問題。

若退休金採分年領取之方式,退職所得一般而言較一次領取來得為低。分次領取65萬元內為免稅,換句話說,每月領取之退休金不超過5.5萬(65萬 / 12月),就不會被課徵到綜所稅,或是每月領取較高之退休金,但搭配其它之免稅及扣除額,也可達到節稅之效果。

但要一次領取或採分次領取,就依每人之考量做不同之規劃了。

小弟沒有另外提撥 6% 當退休基金

原因比較短視,
考量在於小弟初出社會
離退休還有至少三十年跑不掉
現在的一兩千塊當下是很好用的
但是考量到現在消費逐漸上漲
現在很好用的金額, 三十年後我想不會太好過,
遙想三十年前的一般員工的薪水, 跟社會上的開銷與現今相比,
所以計劃看情況等到工作一二十年之後再慢慢加碼.

而且那麼遠的事情, 實在難以想像,
退休金似乎不向醫療保險一般, 早保早享受, 保費也較低
還不如現在拿出來做妥善運用, 讓錢變活
而不是死在政府的帳戶之中

這是小弟的個人意見跟想法.
不夠壞 就沒辦法令人刻骨銘心
chiluen wrote:
舉例來說好了,若服務...(恕刪)


首先, 今年(2007)已將一次請領的免稅額15萬, 調整為161,000元. 分次領取免稅額65萬元, 調整為697,000元.

退職所得應包含雇主提撥部份及自提部份. 試想, 自提時已節(免)稅, 請領時政府會讓你免稅嗎?
GOLDHAN wrote:
記得好像退休金好像滿60歲時且年資滿15年時,不能選擇一次領完 (有錯請更正)

只能按"季"領"月"退休金....


沒錯~~不能一次提領...
所以不要以為退休後有一筆錢可以運用...
只能每次領個少少幾千元而己...
除非是生活不濟...不然這筆錢根本就是不關痛癢...
genic wrote:
小弟沒有另外提撥 6...(恕刪)


建議你研究一下複利效果,你就知道你現在的一,兩千元可以在30年後
為你賺多少錢,時間就是金錢在投資理財來說不是告訴你時間多寶貴,
而是時間就能幫你賺錢.
grezzo wrote:
建議你研究一下複利效...(恕刪)



目前而言, 存在勞保局的退休金是以大額存款的方式投資, 其利率是低於一般的定存. 從複利的效果來看, 應該是把不要選擇自提, 而將等額之資金做定存或投資比較划算.
好像都沒有人提到立刻省稅的效果
當然對剛剛踏入社會的人沒有什麼效用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個人綜合所得稅稅率到達30%
一個月提撥6%,假設是6000元好了,一年就是72000元
等於說這72000元不用課稅,也就是第二年可以少繳72000*30%=21600元的稅

當然,那個2.2%的報酬率是現在沒人在經營的結果
我記得當初政府是說,過去十幾年勞退基金的平均報酬率好像是有5-6%左右

白鷺鷥 wrote:
好像都沒有人提到立刻...
當然,那個2.2%的報酬率是現在沒人在經營的結果
我記得當初政府是說,過去十幾年勞退基金的平均報酬率好像是有5-6%左右(恕刪)


如果是由政府經營的話,那互盤的基金不就多一個了?

而且這筆錢既然是由薪資來的,
幾年下來這筆錢也就很可觀了,
到時候,勞退基金的報酬率能有多好?
市場是沒有辦法打敗市場的,
大規模的基金是很難能有長期高於市場的表現。

grezzo wrote:
建議你研究一下複利效果,你就知道你現在的一,兩千元可以在30年後
為你賺多少錢,時間就是金錢在投資理財來說不是告訴你時間多寶貴,
而是時間就能幫你賺錢.恕刪)


每月存2000元 (那月薪大約33000元)
年利率2.2%,按月計息,計算30年,複利計算
利用網路找到的程式計算
(http://www.leadware.com/calcheck/ratesintpay.html)
到期本利和 1020366
= 本金 720000 +利息 300366
存了30年利息不到本金的一半

每月存6000元 (那月薪大約100000元)
年利率2.2%,按月計息,計算30年,複利計算
到期本利和 3061097
= 本金 2160000 +利息 901097

你也可以用下列公式計算
(1+k)^n-1
PMT × --------- × (1+k)
k
PMT = 每期投入金額
k  = 報酬率
n  = 期數

複利之所以厲害,利率要夠高,否則時間會拖很長,財富才會增加一倍
而且別忘了,台灣有高額的遺產及贈與稅
再加上通貨澎脹,這些都會抵消複利的效果
TW-Dog wrote:
目前而言, 存在勞...(恕刪)


勞退基金保障每年最低收益是銀行的2年定存利率,如果操作賺錢就多分一點,即使賠錢,
政府也要編列預算補足2年定存利率的收益,所以沒有低於定存的問題.


jakkey wrote:


每月存2000元...(恕刪)


我只是希望那位年輕朋友不要輕忽現在的1千元在未來可能的變化,完全沒有勸他要不要
自提的意思,其實自提只是眾多投資工具的其中一個,好不好?或適不適合自己?每個人只
能自己評估.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