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天真浪漫,是很難能瞭解到父母現實的心的
喜歡上一個人是盲目的,這時候很難客觀的去了解對方,
另一方面,自己跟她又不熟,怎麼會有機會去了解對方想法
這時候當然要先用行動去試探,首先當然是表達善意囉~~
只是一般人思緒的衝動,與其作與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
等遭受到了拒絕,就變成有怨有悔的付出而懊惱不已
老闆最喜歡的怎樣的員工,這也是大問號
有的喜歡八面玲瓏的能人,但是討厭其有太多的私人雜事
有的喜歡專業技職才人,但是不希望人際關係太差
有的喜歡誠實可靠的,但是有怕其不善於察言觀色常常得罪人
甚至有的已經能獨當一面,但是卻怕會把自己給取代.................
常常與同仁聊天,對於老闆的看法都不盡相同
很難驗證自己的片面想法是正確的
但我相信付出不一定會有收穫,但是沒有付出肯定沒有機會
歡迎蒞臨文森的生活點滴~~

就讓我引用的一篇文章吧,雖說有點文不達意,不過想傳達一個想法
那就是"做對方想要的,不要做你想給的''
當我們努力付出卻得不到相等回報時,是不是有些沮喪失落?!
靜下心想想,符合需求的努力要比一昧的付出,來的貼心!看完文章後,滿多新的體會,
希望你們會喜歡!!
做對方要的而不是做你想給的,如此才是與人相處之道,
獻給所有未婚,將要結婚,和已婚的好朋友!!
我的母親是個非常好的人,自小,我就看到她努力地維持一個家。
她總是再清晨五時起床,煮一鍋熱騰騰的稀飯給父親吃,
因為父親胃不好,早餐只能吃稀飯。
然後,還要煮一鍋乾飯給孩子吃,因為孩子正在發育,
需要吃乾飯,上學一天才不會餓。
每個星期,母親會把榻榻米搬出去曬,曬出暖暖的太陽香。
每天下午,母親總是彎著腰,刷著鍋子,
我們家的鍋子每一個都可以當鏡子用,完全沒有一點污垢。
晚上,他努力蹲在地上擦地板,一寸一寸仔細地擦拭,
家裡的地板比別人家的床頭還乾淨,打著赤腳也找不到一絲灰塵。
我母親是個認真辛勞的好女人。
然而,在我父親的眼中,她卻不是一個好伴侶。
我成長過程中,父親不只一次地表示他在婚姻中的孤單,不被瞭解?
我的父親是個負責的男人。
他不抽煙、不喝酒,工作認真,每天準時上下班,
暑假還安排功課表,安排孩子們的作息,
他是個盡責的父親,督促孩子在功課上有所成就。
他喜歡下棋、寫書法,沉浸在古書的世界。
我的父親是個好男人,在孩子們眼中,
他就像天一樣大,保護我們、教育我們。
只是,在我母親的眼中,他也不是一個好伴侶,
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經常看到母親在院子的角落中,暗暗無聲地掉淚。
父親用語言,母親用行動,表達了他們在婚姻中所面對的痛苦。
成長的過程中,我看到、也聽到父親與母親在婚姻中的無奈,
也看到、感受到他們是如此好的男人與女人,他們值得一樁好婚姻。
可惜的是,父親在世的歲月中,他們彼此的婚姻生活都在挫折中度過,
而我,也一直在困惑中成長,
我問自己:「兩個好人為什麼沒有好的婚姻?」
★自以為是的付出
我長大後,進入婚姻,漸漸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
在婚姻的初期,我就像母親一樣,努力持家,努力地刷鍋子、擦地板,
認真地為自己的婚姻而努力。
奇怪的是,我不快樂;看看我的先生,似乎他也不快樂。
我心中想,大概是地板不夠乾淨,飯菜燒得不夠好,於是,
我更努力擦地板,用心做飯。
似乎,我們兩個人還是不快樂。
直到有一天,我正忙著擦地板時,
先生說﹕「老婆,來陪我聽一下音樂!」
我不悅地說﹕「沒看到還有一大半的地方沒有擦!」
這句話一說出口,我呆住了,好熟悉的一句話,
在我父親母親的婚姻中,母親也經常這樣對父親說。
我正在重演父母親的婚姻,也重複他們在婚姻中的不快樂。
有一些領悟出現在我的心中。
「你要的是?」我停下手邊的工作,看著先生,
想到我父親.....
他一直在婚姻中得不到他要的陪伴,
母親刷鍋子的時間都比陪他的時間長。
不斷地做家事,是母親維持婚姻的方法,她給父親一個乾淨的家,
卻從未陪伴他,她忙著做家事,
她用她的方法在愛父親,這個方法是「做家事」。
而我,我也用我的方法在愛著我的先生。
我的方法也是母親的方法,我的婚姻好像也在走向同一個故事
★「兩個好人卻沒有好婚姻。」
我的領悟使我做了不一樣的選擇。
停下手邊的工作,坐到先生的身邊,陪他聽音樂,
遠遠地看著地上擦地板的抹布,像是看著母親的命運。
我問先生:「你需要什麼?」
「我需要妳陪我聽聽音樂,家裡髒一點沒關係呀,
以後幫妳請個傭人,妳就可以陪我了!」先生說。
「我以為你需要家裡乾淨,有人煮飯給你吃,有人為你洗衣服.....」
我一口氣說了一串應該是他需要的事。
「那些都是次要的呀!」先生說:「我最希望妳陪陪我。」
原來我作了許多白工,這個結果實在令我大吃一驚。
我們繼續分享彼此的需要,才發現他也做了不少白工,
我們都用自己的方式在愛對方,而不是對方的方式。
★幸福的路徑
自此以後,我列了一 張 先生的需要表,把它放在書桌前,
他也列了一張我的需求表,放在他的書桌前。
洋洋灑灑十幾項的需求,像是有空陪對方聽音樂、
有機會抱抱對方、每天早上kiss拜拜。
有些項目比較容易做到,有些項目比較難,
像是「聽我說話,不要給建議。」這是先生的需要。
如果我給他建議,他說他會覺得自己像笨蛋。
我想,這真是男人的面子問題。
我也學著不給建議,除非他問我,否則我就只是傾聽,
順服到底,連走錯路時也一樣。
這對我實在是一條不容易學習的路,不過,比擦地板要輕鬆多了,
而我們在需求的滿足中,婚姻也愈來愈有活力。
在我累的時候,我就選擇一些容易的項目做,像是「放一首放鬆音樂」,
自己有力氣的時候就規劃「一次外地旅遊」這樣的事情。
有趣的是,「到植物園散步」是我們的共同項目、共同需求,
每次婚姻有爭吵,去到植物園,總能安慰彼此的心靈。
其實,這也可想而知,原本我們就是因為對植物園的喜愛而相知相惜,
一起走入婚姻,回到園子就會回到多年前彼此相愛的心情。
問對方:「你要什麼?」這句話開啟了婚姻另一個幸福之路。
兩個好人終於走上幸福之路。
現在,我也知道父母親的婚姻為何無法幸福,
他們都太執著用「自己」的方法愛對方,而不是用「對方」的方式愛另一半。
自己累得半死,對方還感受不到,最後面對婚姻的期待,也就灰心而死了。
straypibo wrote:
樓主講的很好,我想有...(恕刪)
超認同,小弟的父母現在也陷入了類似的情況,
而且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大男人的他總是認為母親不願意一起陪他打拼,
一起陪他做他想做的事,
小女人的她卻認為,她為這個家做牛做馬,辛苦一輩子,
卻只得到了父親一句又一句的抱怨,
於是父親向外發展,卻又不肯結束這一段婚姻,
母親急於想逃出這個家庭,卻割捨不下,終日以淚洗面。
痛苦一再的循環,這個家已經完全的破碎了,只剩下空殼..
然而這些痛苦也延伸到第二代的我們,可是我們卻無能為力,
想做些什麼,卻什麼也做不了...
終究還是要他們倆想開了才有得解...
好像離題了,但是本意還在,一廂情願並非最好的做法...
溝通、察言觀色、進而了解對方的想法,才是相處之道...
ScottHuang wrote:
這位施主沒有抓到我文章裡的重點
就是讓你別跟你旁邊那個一樣
前面也講過如果都一樣當然學歷高的好
可是能力強卻可以100%cover掉學歷的問題
這幾天剛好和我的學生聊到這個問題...
我們都相信能力強可以cover掉學力的問題,
可是今天當你AutoCAD很強很強的時候,想要找一間室內設計公司上班
主觀一點的設計師(亦或說大多數的設計師...)還是會婉拒你~原因呢?
只是因為你並無設計本科系學歷...設計師認為你Sense不足...溝通上可能會有問題
這很殘酷...但是是事實~
on the other side...我們設計背景出身的想要轉換職場也是難上加難!!!

我也不會給學生們太大的憧憬...只和他們說"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
如果你碰到上述的設計師那大可揮揮衣袖閃人找下一間
反正我們有了卓越的技術...還怕沒人請嗎?^^''' (好像有點違心之論...)

老闆向員工購買他的服務, 而員工就是要讓你的客戶滿意阿
有的客戶比較奧客, 就如同比較不好的老闆(比較苛刻)
可是身為員工的我們要思考的是, 當我們遇到態度不好的店員
就算是他長得多漂亮, 商品比較便宜, 但大多數人會選擇不向他們購買
就像老闆看員工一樣, 就算是學歷多高, 經歷再好, 不能滿足他對這個
職務所要求的程度, 還是等於零.
其實學歷是對於職場新人的一個進入門檻, 人麼樣的學歷能得到什麼樣的起始職務
但是後來的升遷一般只要具備大學學歷幾乎不是什麼問題, 看的就是每個人所表現
的能力和態度了
以我的認知, 前十年的工作看的是能力, 但是十年後看的是態度了
當一個有資歷的人, 他要有的是能驅策新人的能力, 才會在職場上繼續生存
不然當更廉價的新人能取代你的時候, 往往資深員工就無法展現價值了
所以不只是要看老板要的是什麼, 也要依照不同的年資, 不同的職位去思考
要如何才能和新一輩同事有所差異化, 如何展現自身的價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