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錢不多,
投資股票回收有限,而且心思和時間都會佔去不少,
倒不如投資自己,唸書、學習專長、培養人際關係...。
即使最後你並沒有因此致富,
但你自己的生命卻充實多了,人生還是富有的,
怎麼看都不算損失。
我出社會已經8年了,
5年前自己開個小公司,算一算每個月也有10萬元的利潤,
生活算是很悠閒了(每週只要工作三天吧),
我不買股票,不買彩券,
所有的錢用在工作,提升自己與培養關係。
這幾年來我投入一個計畫,
花了幾百萬(也負債200萬了),
希望這個計畫成功,
我的人生可以更上一層樓。
更重要的是,
這幾年來認識很多的朋友,
也看過很多的事物,
即便我將來40歲時後要轉換跑道,
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信用卡在現今的社會真的很有需要,
我跟國外訂購軟體或服務時,會需要,
出國機場免費停車時,也會需要,
只要個人行為正確,信用卡只會幫你加分,
如果個人把持不住,撲滿也是可以挖出錢來花的。
Soong
台灣加油!大家加油!
舉我自己的例子,目前月薪3X000,我住家裡,扣掉給家裡的生活費約$5000~10000不等,加上必要的開支(吃飯、手機費等),一個月大約可以存到$10000左右,當然這對於住外面的朋友例外拉,先說聲抱歉。
再來就是投資,用定期定額購買基金,不用多,挑選體質好的基金,一個月最低3000下去,一年下來如果沒有大跌,您就已經存了36000了,還沒有加上基金的增值喔。
有信用卡的,善用信用卡的優惠,例如開車加油的優惠,免費停車,紅利點數等等,就算是刷卡也是可以賺錢,不過前題是不要刷爆或超支,一切以生活必要品為優先。
再來就是利用現成的資源,像公司有加班費,或是旅遊津貼,注意所有可以申請的補助,甚至只是多出來一個便當也好,幫自己爭取到額外的收入,或許有些人覺得拉不下面子,不好意思去申請,請不要這樣想,這社會已經變成笑貧不笑娼,沒有錢才是最痛苦的。
再來就是靠運氣摟,路上注意有無發票,有無抽獎活動,特價訊息等,這些都可以幫自己賺取額外的金錢,小弟我一向都有撿發票的習慣,幾乎每個月都會中一兩張。
上面是小弟我的經驗談拉,不代表適合每個人,若有更好的建議還請多多討論。
1. 轉虧為盈
2. 轉小盈為大盈
一般來說,要進入第2步,一定要有第一步的基礎!
甚至,想到穩住第2步,不退回第一步,還是要保持「開源節流」的原則。
「自我投資」與「開源節流」並不衝突 … 是兩個並進的方向。
如果你現在已經是貧窮狀態,那麼「開源節流」勢在必行,也唯有如此才可能持續自我投資。
如果你現在沒有經濟壓力,那麼就暫時不必花太多心力「開源節流」,倒是存下來的錢與時間還是不能浪費掉,督促自己要持續精進。
一般來說,一百萬叫做「第一桶金」,也就是可以拿來「投資理財」,利用錢賺錢的一個效益起點。
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遵循理想的「第一桶金---->大富翁」這條道路。
多的是很快就把第一桶金弄丟的人。
在存到第一桶金的過程裡,就要充實理財的知識與實務經驗。
天底下沒有真正的「懶人理財法」,現在的社會充斥著騙局與謊言,手上的錢稍不留意就會被騙走。不管是股市、基金、期權,都不是隨便買就隨便賺,都有真工夫在裡面。
要進廚房就不要怕熱,看著網友說股市賺多少、期權多好賺,心動之前 … 了解人家花了多久時間研究?受了多少賠錢套牢的煎熬?是多少的努力與辛酸熬成的結果啊!
你我很少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也只有少數人會娶/嫁到富豪之家而終身不需奮鬥。
年輕人,到底要在白日夢中幻滅 … 終生忍受貧窮?
或是,早日面對現實,從開源節流的過程中自我投資,增加日後脫貧就富的機率 ?
當然,以上個人的想法不是標準答案,畢竟每個人的命運不同,但我想基本的原則應該是確定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