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剛出社會的人進來坐坐,深深覺得存錢買房很夢幻!


st1010124 wrote:
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幸...(恕刪)




房子漲的幅度比存錢還快
不論如何自己的空間先總是比較舒服

除非存的錢能做出比買房子本利$更高的投資收益

不然會越存錢越薄離買房子越遠

而且現在利率已經非常非常低了

以後絕對對比現在高


不只存不到
就算存到了利息也背不起


兩人賺會比較快
先求有再求好

早買先苦先累
但晚買要付出的更多甚至....更買不起

而且房子比較保值有困難時可以變賣
也有點強迫儲蓄的意念


而存款100萬十年後只會多一點.而且活存現金嘛.....會比較容易用到
但十年後這錢就算還在沒花到.不過也可以說到時絕對買不起那十年前同樣的房子了.更不說十年後當下房子了
visit1992 wrote:
在剛出社會在台北買房...(恕刪)


我可以告訴你,真的就是所有資源都聚集在台北市,我自己不是沒買車,但是車子現在有在用嗎?
幾乎等於零,只有上大賣場實用的到。
為什麼?我上班捷運可以到,確實上班時間人多,但是成本低,時間確實,炸湖那種意外沒遇到的話。
像最近承包竹科歲修,公司有交通車,我只要搭捷運到公司即可。
搭捷運幾乎可以到達台北的精華中心,逛街,看電影都很方便。
開車??兩個禮拜一次,去大賣場。(要不是我懶惰,兩三天去一次,搭公車就好,車子都省了)
我住文山區,萬芳醫院站那,你可以算一下那邊有幾間幼稚園 國小 國中 高中 甚至大學,幾分鐘內可以到達。
甚至,一般診所,大型醫院,吃 喝 玩 樂,都可以精算到分鐘計。
我可以精算我的上班時間,這種無形的成本,你浪費了多少??

這還只是交通一樣。
羽落的葉 wrote:
若真得只有靠自己雙手打拼~領薪水~還要給家裡$
工作五年十年~想結婚(沒任何金援)與買房子(頭期款)就夠你覺得兩難惹...若成功熬過買房、結婚~再想想看看~父母年老~你除了更多花費外~還有餘力養小孩嗎?

這就是很慘的台勞現況(瞇兔)

(?)自由的人生不就是可以"選擇"嗎?
想當初大家是學生的時候都很嚮往大學"選課",
高中總是照著教務處排的課表上課,而且沒得商量。

反而上了大學之後,覺得以前有排課真好。

出了社會,還會有人幫你排課嗎?
或許有。
例如說有人要給家裡錢,有人三十歲就要結婚,三十二歲就要有小孩。
有人的"課表"是三十歲買房、四十歲有個家庭。

有人不買車,只騎機車。
有人不買房,和家人一起住,和女友租屋。

我稱之為"選擇"。
如果你的選擇是"靠自己打拼""要給家裡錢""結婚""買房子"或許再加上一個"小孩"
這個方程式不容易,也不簡單,

我相信像很多就讀第一志願的同學也不簡單,別人十點準時打開康熙,周末還可以去少女時代,
六點下課就是K書中心,十一點才離開南陽街。這也是選擇。

是不是台勞,我想這是選擇之後的結果。
像我們的笑自己是畫工,當初大學沒考慮去紐約和法國巴黎藝術中心看看世界,
對,如果能去紐約,誰不想去?

但是我要付自己的學費,雖然我去了好幾次外國大學的解說會和傳單,
還是留在台灣。

這也是選擇,不是嗎?
所以我現在也是台勞(?)
更廉價的98nt/hr打工族。

只是我現在有比較好的兼職,
就是去畫室當助教,500nt/2hr

changS2 wrote:
我可以告訴你,真的就是所有資源都聚集在台北市,我自己不是沒買車,但是車子現在有在用嗎?
幾乎等於零,只有上大賣場實用的到。
為什麼?我上班捷運可以到,確實上班時間人多,但是成本低,時間確實,炸湖那種意外沒遇到的話。
像最近承包竹科歲修,公司有交通車,我只要搭捷運到公司即可。
搭捷運幾乎可以到達台北的精華中心,逛街,看電影都很方便。
開車??兩個禮拜一次,去大賣場。(要不是我懶惰,兩三天去一次,搭公車就好,車子都省了)
我住文山區,萬芳醫院站那,你可以算一下那邊有幾間幼稚園 國小 國中 高中 甚至大學,幾分鐘內可以到達。
甚至,一般診所,大型醫院,吃 喝 玩 樂,都可以精算到分鐘計。
我可以精算我的上班時間,這種無形的成本,你浪費了多少??

這還只是交通一樣。


我們騎機車上下學的最嚮往車子了。
冬天不用吹風、下雨不用全身濕、夏天還有冷氣,更不用說載人的時候不會講話說不清楚。
怎麼會只有上大賣場可以用?

我們買不買捷運站的房子,不只是因為我們搭不搭捷運,不是嗎?
反之很多住捷運附近的人,還是開車阿...

去大賣場搭公車去是學生的辦法。(苦笑)
之前我們辦宿營,十幾個大男生去扛木炭、肉材、餅乾、可樂之類的,
搭車過程中還拉破兩個塑膠袋,橘子在公車滾來滾去的...
後來有下一屆畢業的學長有車(老Civic),大家整個開心到滾來滾去啊...

萬芳醫院站倒是離市中心頗遠的,
有一次我考試去北教大附近,搭錯車就搭到萬芳去了。
再回來已經一個小時過去了。

話說,就算有十家幼稚園,你也只能讀一家。
而且十家幼稚園你真的能充分去了解其優劣,或是只是離家近,價格低(?)
如果沒有充分的去了解生活周遭的SWOT,那充其量只是有,還不能算是利用。

國小跟國中先不提,高中、大學就跟家裡沒什麼關係了,畢竟要考得上。
住在羅斯福路上和考上台大是兩件事情。
但是也不是住在建中附近就能輕鬆上建中。
相返的,如果同學區的小學是屬於菁英式小學,
原本中上的小朋友在這種小學裏頭反而容易被歸類到下。

資質不好的小朋友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複習,甚至父母親的督導也很重要。
如果父母只顧著賺錢,認為住在"好"學校附近就能讀"好學校",
我不認為小朋友真的會"學"的好。

醫院我也不會每天去,雖然我們家附近也有醫院,我家住三重(XD)。
三重醫院在我們家三公里內。但是我每次生病感冒還是到馬偕醫院(?),
醫院好不好看醫生。我想就算你家住在萬芳醫院附近,要開大手術還是會去找台大的醫生,不是嗎?

那如果是慢性病之類的我就可以理解,洗腎和拿藥還是靠近點好。

至於生活要精算到分鐘,到那裏都要以秒計費。
(類似格上租車那種精算那話)
我覺得人生有點累。
我想這樣子了話連等紅綠燈、等捷運、等公車都顯得浪費,
更不用說看電視、吃飯、洗澡這種不事生產的"浪費"。

無形的成本,還真的要攤開來算,
如果changS2有時間,我倒是很願意聽你怎麼樣計算時間的成本,
因為我實在是個很容易浪費無形成本的人。

我會因為下個月初在苗栗有個偉士牌車友集會,
寧願不搭火車、不搭客運也要騎機車下去,
這成本超高,不說別的,光時間就浪費了好幾小時,
可能你會覺得浪費,但是我卻會覺得超值得。


visit1992 wrote:
(?)自由的人生不就...(恕刪)


很簡單,為什麼只有去大賣場要開車?因為買的東西多阿。
真的要手提一兩週的份量,搭大眾交通工具方便嗎?
這也只是我車子的用途,唯一的用途。

我父親的98雅歌你知道到今天為止開了多少公里嗎?
三萬多,你可以去車版問問,多還少?少到爆,為什麼?
因為北市交通方便阿(我父母不住興隆路三段這,他們住一段)
我父母還沒退休,上班一樣搭大眾交通工具,為什麼?方便阿。

車子沒什麼好迷戀的。

你住三重,離最近的大醫院三公里??
我家離萬芳醫院,隔一條馬路阿,過個馬路多久?
萬一,老婆生產了(我還沒結婚啦),照應還不方便?洗腎?對面而已。

我告訴你的,就是我實際上生活的狀況,萬芳醫院站,你可以去看看的。

無形的成本,很容易計算的,像我說的交通通勤時間,你可能得一個小時甚至更多,或許無法掌握,因為你要開車可能塞車,但是我要到每一個目的地,都可以算出到的時間,進而作有效的分配。

假設:我八點要去上班,公司在忠孝復興站,從我家出發,就25分含走路時間,那我幾點起床?七點半出門都嫌早,我可以多睡一下,多吃一口飯,都可以阿,你有辦法算到這樣?如果你從三重開車的話。

以我家為中心,一公里內,該有的都有了,資源集中的超級恐怖。
優勢,不言而喻。

在跟你說一個實際的例子:我一個同事住基隆,他把他孩子的戶籍設在我家,每天六點從基隆送孩子到興華國小來上課。
拼吧,為什麼?北市的資源多阿。
可憐天下父母心。

我自己從來不會避諱我是靠爸一族,因為我的收入確實不夠多,要存到可以買捷運附近的房子我可能已經老了。
北市就是因為過度的資源集中,導致磁吸效應,人們不得不這麼選,這不是我一個人可以決定的。
我也不否認北市房價,確實無法無天。
死都不要在台北工作 買房

根本就是燒錢
唉~

買車容易養車難
除非工作所需

實在不建議月入兩三萬甚至還是學生的人買汽車


4輪車要有地方停
出門要停車費.沒地方找停更浪費時間(週末百貨公司.露天公共停車場擠一堆在排隊)
不開久久也要保養
年年也要繳稅金
正常小車的油耗大多是125的3倍左右
一年稅金約是一般125上下班半年代步的油錢

保養一般人受限於場地是無法diy的
$花費也是機車倍數

有什麼問題花起來大多是上萬的
而且很多東西是一般就算有玩機車的人也無法diy
不管什麼老車~才買多少錢
什麼樣的部件換修的錢都還是有相當行情範圍的
跟中古購車價並不成等比



汽車"真正必要"用的機會很少
剛開始有車很新鮮天天開.過陣子便會發覺油錢會讓人很不太想開它

搬家.出遊.買大型電器.載朋友出遊..........這些機會少有.也都可以用借的

汽車只是短暫時間使用的個工具
而且折舊非常快

這些都是錢都是成本
現在國產新車的錢在南部有些地方可以買間中古小套房了

而住台北捷運很方便+公車很多地方都可以到
這也是很多台北人沒買車與不需要汽車的原因



代步有很多種方式同樣可以到達目的地
這只是個過程而已
而且開車還不是最便宜的過程.....長久下來很可觀

而實際上重點還是在到達目的地並不是那短暫的過程


但住自己的房子跟租別人的房子......那就差很多了

changS2 wrote:
很簡單,為什麼只有去...(恕刪)


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資源集中跟分散的問題,
所以一切的物質慾望都從這邊開始,
因為大家都想要自己住的好、工作好找、每天睡到爽、交通超方便.....

當大家都有這樣的需求的時候供需法則就造成價差。

世界各國都差不多,
要一切生活物質都好,大家也都想要這麼好,所以就貴。
如果慾望無窮的話不管收入多少都不會滿足。

我家這邊民生社區,
有人說公園很多很不錯,但也有人說離捷運站太遠。
真要抱怨的的話還有人說不能走路幾分鐘就到精品百貨公司。
也聽過有人抱怨這邊公共停車位太少,沒地方停車。


總之
追求完美的話什麼都可以挑問題.... 比來比去自己心情更差而已。
a0319876 wrote:
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都...(恕刪)


要想辦法改變,這些日子以來實在聽很多,因為人家怎麼樣,所以我們也應該怎麼樣。
而且還是跟歐美高收入國家比。
跟這種國家比毫無意義,參考可以。
民情就完全不同,台灣人就是有土斯有才。

要去改變,計畫在哪?願景在哪?
我知道這種改變不輕鬆,沒個十年二十年搞不定。

但是起碼要有個開頭。

例如抑制房價的手段,真的是說的比做的多,泡沫化不可能,銀行呆帳跟誰收去?!
要真打,就該打炒地皮的,一塊北市破地購入一百多億,沒幾年什麼事情沒做,一轉手三百多億。
利潤倍數計,打那種投資客,投資客利潤有辦法到10%20%,很不錯了。
打這種有用?

另外說一下車子的事,說真的,那是沒車的時候很想要,有車的時候,嫌煩。
changS2 wrote:
要想辦法改變,這些日...(恕刪)


朋友....政府不會打房的,做作樣子而已,騙騙外行,騙騙小鬼

我買在大安區,年初買的,到現在已經漲了起碼約15%,因為隔壁那一戶上個禮拜成交,就是我年初購入的價格再多15%,這種速度,年輕人想白手起家在台北買房子??搶比較快我說真的

房價肯定疊上去,要我現在?我五千就有賺,我一定喊六千要賣....
我一定賣投資客,一般人不要說新鮮人,肯定買不起了。

內湖也不能買了,主力炒房地區之一....


scottching wrote:
朋友....政府不會...(恕刪)


哈哈,當然很多事情只有政府可以去做改變,但是如果政府不願意,那我們也沒辦法。
這個不是抵制可以解決的。
房價我也是認為不會跌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