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觀後感!如果要說他爛的地方是一個老梗的倒敘法.一樣是一個人在寫日記說故事一樣..與其說是一部電影不如說是一部紀錄片安排好的紀錄片.其實更像過去連環砲'台灣電視史'那樣的鋪陳敘述方式.由主角把故事說出來.可是.導演本身並不是學戲劇也不是學導演更不是攝影出身.只是一個文學作家還是一通俗諷刺當代文學.所以他強調..他是一個幸運的大笨蛋!他幾乎全站在年輕人的立場來嘲諷時事之前許多所作所為相當受到長輩質疑但是卻身受學生喜歡因為學生認為九把刀知道學生在想啥!跟學生是同一國的!支持許多學生的想法及做法!最近最有名的例子...脫褲子!支持女校學生在朝會脫下褲子的抗議方式!有了這些年輕人支持的基本盤之後再看>這部電影故事緊緊抓住每個人學生時代的暗戀曖昧情節似層相識的內容讓觀眾很容易進入狀況而這個故事剛好主角本身是一個相當會編織夢想的學生在同儕心中又幾乎是一個意見領袖或許女主角心中也一直喜歡該男生透過許多男主角幼稚的行為有意無意的展開曖昧發生情愫卻不明說由這點緊緊抓住觀眾胃口到底誰會追到女主角?電影把一切戲劇化.或許導演(作者)本身這段過往就很戲劇化..很好笑.當電影加入年輕人喜歡的元素(習慣用語.口氣)配合那個時代發生的事情(片頭一開始就用幾句簡單又好笑的對白帶領觀眾進入時光隧道)有著你我相同的經驗(所有很78的事情)他把他們連接起來讓你看電影的時候不但佩服他的思緒以及對情節結構的鋪陳而感到佩服.幽默.好笑!前後呼應.適時彈出來的梗..讓你打從心理認同!當然~電影嘛!部分情節可能誇張了點但是我們卻不知道主角當年是不是真的就是那樣?在家裸體.老爸也裸體.老媽視若無睹.對鄰居飆英語髒話.公然對嗆教官...等等最後的10分鐘幾乎是本片高潮但是也讓人詬病因為他是回溯...前面同樣的劇情讓人哈哈大笑但是這10分鐘同樣的畫面卻讓人感動讓觀眾感同身受完全沉浸在電影情節裡面.好像自己就是劇中男女主角!最後要強調的是..除了導演本身鬼靈精怪之外..他的文筆也幫了本片不少忙..創造出來許多看似八股的句子幽其他電影一默的句子.看似簡單卻很好笑不太正經卻讓你打從心理認同的句子.穿插在電影裡面盡情的表現出來然後加入民國80年代日劇成功的方式俊男美女+音樂!!所以他也可以受到40歲的人認同!如導演說的這個團隊幾乎全是新人所以可以放手去做.拍出來果然令人刮目相看..
FHK82133 wrote:看過的朋友. 一起來...(恕刪) 部分的情節是誇張了點但是整部片都非常好笑尤其最後面(先不破梗)婚禮那邊真的太經典了我去電影院看了兩次在台中兩次大家看到那邊必定是大笑拍手鼓掌(兩場不同地方都是喔)真的是太屌的一部片了怪不得能那麼快就破億位子排到滿出來